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如果美国副总统万斯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让全世界的美国人难堪”。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6日报道称,万斯近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的用词引发不满,许多网友批评他,还有人建议他到中国看看。

万斯近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其用词引发不满。图源: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

报道援引万斯的话说,“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退一步并扪心自问,全球化的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从根本上说,它基于两个原则。背负巨额债务,来购买其他国家为我们制造的东西”。他补充称,“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我们向中国乡巴佬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如你所料,人们对万斯的言论感到震惊”。BuzzFeed新闻网称。在相关视频评论区,出现许多批评声。

“说真的,2025年了,一个副总统怎么还能称中国人为‘乡巴佬’呢”。

“我的意思是,这么称呼中国人真是太无知了。显然他需要去中国一趟”。

有人讽刺说,他所谓的“‘中国乡巴佬’正享受着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动汽车,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犯罪率很低,他们拥有更实惠、更好的医疗保健、更便宜的食品杂货”。

还有网友表示,“美国这番言论简直愚不可及。他不清楚中国在文明发展上领先美国数千年吗?全世界早已摒弃这种白人至上情结了”。

相关新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对全球各大经济体加征高额关税,引发经济动荡。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6日报道,特朗普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除非美国与中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消失,否则他不会取消加征的关税。

特朗普的言论也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股期货7日延续大幅下跌走势,日经225指数收跌7.83%,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收跌4.2%,韩国KOSPI指数收跌5.57%。A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截至7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7.34%,深证成指下跌9.66%,创业板指下跌12.5%。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跌9.7%,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目前跌幅超过12%。

当地时间4月6日,特朗普在专机上宣称,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国“每年损失数千亿美元”,“除非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不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特朗普还说,他“愿意”与中国打交道,但前提是中国“必须先解决贸易差额的问题”。

特朗普宣称要“打到逆差清零为止”。

特朗普6日晚间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要解决美国在贸易中面临的“巨额财政赤字”,唯一的方法就是征收关税,这将为美国带来上百亿美元的资金。他写道:“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对美国来说,关税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尽管关税政策已导致美股崩盘,市值在上周四和周五两个交易日内蒸发超6万亿美元,特朗普仍坚持为自己的举动辩护,还将关税比作美国经济的“良药”。他宣称:“我不希望市场下跌,但有时你必须通过吃药来解决问题。”

特朗普一直坚称,他的关税政策可以振兴美国国内的制造业,重新调整他认为“不公平且对美国就业和产业有害”的贸易关系。特朗普还希望通过关税获取额外的收入,用于支付削减企业和个人税收等多项经济议程的成本。

特朗普声称,关税将持续到“贸易逆差消失”为止。他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向支持者喊话:“坚持下去,这不会容易,但最终结果将是历史性的。”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其中,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为34%。

“最低基准关税”已于当地时间4月5日生效,更高的关税将在当地时间9日生效。《纽约时报》称,特朗普将关税视为向“不公平对待美国的国家”施加压力的工具,并试图利用关税推动企业在美国境内制造产品。

但特朗普的举措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美股暴跌。《华尔街日报》提到,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美股在两天内蒸发6.6万亿美元,创下新纪录。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美国股指期货7日开盘后也持续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已下跌3.34%,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下跌4.2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下跌2.68%。这预示着,美国将迎来又一个“残酷的交易日”,市场崩盘将会加剧。

马斯克称他认为美欧应朝着零关税的理想目标迈进。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迅速波及日本等国家的股市,日经225指数7日收盘下跌7.83%,单日跌幅达到历史第三高。与此同时,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收跌4.2%,韩国KOSPI指数收跌5.57%。

A股三大股指也全线下跌,截至7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7.34%,深证成指下跌9.66%,创业板指下跌12.5%。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跌9.7%,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目前跌幅超过12%。

虽然特朗普宣称要通过关税“消除贸易逆差”,但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征收的关税“毫无经济合理性可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副教授托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表示,关税不会消除美国贸易逆差的潜在宏观经济驱动因素。

桑普森说:“只要美国没有足够的储蓄来为自己的投资融资,就必须从世界其他地区借钱,而这就要求美国出现贸易逆差,关税不会改变这种逻辑。”

经济学家还批评称,特朗普执着于“将双边贸易逆差降至零”,无异于“经济文盲”,因为总有一些商品因自然条件或经济可行性无法自产。英国阿斯顿大学计量经济学家亚历山大·谢波蒂洛(Oleksandr Shepotylo)指出:“从经济上讲,没有理由与所有国家保持贸易平衡。”

分析人士还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增加美国的经济风险,导致美国经济下滑。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此前警告,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措施或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下降0.3%,低于早先估计的增长1.3%;失业率将从现在的4.2%攀升至5.3%。

在特朗普政府升级关税战后,中国迅速出手反制,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的关税,并限制包括钐和钆等稀土材料的出口。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发表谈话时指出,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美方在主观、单方面评估基础上,得出所谓“对等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对此,很多贸易伙伴已经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

发言人强调,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美国彭博社4月6日评论称, 通过数十年布局,中国已构建了足够抵御贸易战冲击的经济体系,而且由于中美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差异,中国受影响程度远比美国要小——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手机、家具等消费品,关税直接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多为芯片等中间产品,普通消费者所受影响有限。

彭博社还指出,中国在出口市场多样化方面占据优势,而美国消费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助力中国提升全球影响力。

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节目采访时,竭力为总统特朗的关税政策作辩护,同时大谈所谓“对等关税”对美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据CBS公布的采访实录,卢特尼克称,美国不会推迟征收关税,“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并将持续“数天或数周”。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将严重损害国内民众的利益。

当CBS主持人玛格丽特·布伦南向卢特尼克提问说,“本届美国政府是否考虑采取任何形式的补偿措施或补贴”,卢特尼克表示,他暂时还未参加过任何与此相关的会议。

卢特尼克转而强调说,“这个国家的重点是——你知道,美国将建造数万亿美元的工厂。这是巨大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美国建造的工厂是巨大的GDP。”

布伦南提到,卢特尼克此前曾表示“机器人将取代这些职位”,所以“这些不是工会工人的工作”。

“不,这实际上是自动化工作。这是自动化工厂。”卢特尼克说,“关键是,谁来建造工厂?谁来运营工厂?谁来让它们运转?伟大的美国工人。”

卢特尼克紧接着表示,“请记住,数以百万计的人类大军拧着小小的螺丝去制造iPhone,这种事情将会在美国发生。它们将实现自动化,伟大的美国人、美国技术工人将会修理它们。”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视频截图

“我们受过高中教育的美国人,也就是我们劳动力的核心,将获得美国历史上最多的工作机会——在这些高科技工厂工作,而这些工厂都将来到美国。这就是建设下一代美国的动力。”卢特尼克说。

日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许多美国民众深感不安。

彭博社专栏作者大卫·菲克林6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异于“自残”之举,其代价主要落在普通美国公民身上,他们已忍受了4年高通胀和利率压力,关税将进一步加重民众负担。

美股暴跌背景下,特朗普5日在“真实社交”发文说让美国人民“挺住”。特朗普写道,“这是一场经济革命,我们一定会赢。尽管不容易还是要挺住,最终结果将会是历史性的。”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此前回应说,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