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评论员谈内蒙古包头人才引进遭质疑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包头人才引进,搞成非你莫属!居然把一年前公示时被举报而被pass的三个人,又提溜出来公示了一遍。这是这几个已经优秀到无可替代了,还是赌公众把这事给忘了呢?
潮新闻等媒体的报道显示,今年这次招聘只要求面试,而公示出来的三个人的名字跟前次一模一样,如假包换。但有一处改得很蹊跷,这就是年龄。
爆料人称,前一次也就是2023年人才引进时,某岗位要求年龄为38周岁以下,这次这个岗位年龄被放宽到40周岁以下,这两岁涨得太有水平了!刚好把这过来的一年多长的岁数给抹平了,确实用心了,也是任性了。你让人怎么可能不往“因人设岗”方面想?
针对媒体质疑,包头市委讲师团7月4日也就是今天发布通报表示,已经关注,高度重视,已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并将及时通报。但是,关键要看谁来查,怎么查!
包头市委讲师团,事业单位,急需要专业人才,这些高大上的关键词,公平公正不能少,素质绝对不能低。否则进了讲师团,如果要开讲,你让他们讲什么?讲理论自信,还是讲自己的人生自信?讲理想信念和奋斗,还是讲成功有术?即使这些急需的人才引进之后不是用来做讲师的,那也是讲师团的一份子,是讲师团的整体形象之一。这是从这个单位的人才素质来要求的。
从人才引进的公开透明要求,前次公示被举报,举报的内容是什么、中止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调查结论、有没有对外公布?这次为什么笔试也免了,直接就面试?为什么把三个人又和盘托出来?谁提的这个议,谁拍的这个板?等等这些,确实需要给社会一个公开的交待。否则公示的意义就不存在,公正的原则就不存在。
理论上,这么小的范围,这么大的事,决策者不可能不知情。只要高度重视,都不会这么轻率地把这份被中止的旧名单,又拿出来测试公众反应。所以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不要自己查自己,需要更高层级介入调查。否则一没说服力,二没公信力。哪怕程序走完了,恐怕质疑也不会完。
这么说,并非确认“非他们莫属”的这几位一定有问题,也不是铁定认为这几位才不配位、德不配位,而是在前一次被举报没有公布的基础上,又叠加了程序上的瑕疵。
不应该啊!这在人才辈出的大时代,在岗位的竞争度、关注度都很高的公正诉求时代,尤其是在市委讲师团这么严肃的机构、这么高大上的部门、这么需要干净的紧缺人才引进过程中,这种叠加的瑕疵是不应该出现的。因此,当下面对的不只是一份质疑,而是一次考验和检验,考验这样的机构在用人上流程是否规范,检验背后是不是很干净。它事关的是公正公平,更关乎社会的信任和信心。某种意义在,这件事处理的到不到位,对公众本身就是最好的一次宣讲。
招人用人是大事,太敏感了。最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被举报,案例频频。前几天广西桂林虐猫的苏同学,也被举报出局。这是公示制度下,公众充分使用监督权的正当行为,显现了这项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网友有句玩笑,说举报笔试面试出局背后,排在后面的立了功、最高兴。讲的是挤破头的岗位,争得非常激烈。实际是公示制度在起作用。这里面,你不要埋怨别人是羡慕嫉妒恨,你只要笔试真有水平、面试真正公正、真没猫腻很干净,你就不怕任何人的举报。公正不怕影子斜!
所以招人用人的敏感性,体现在这儿!任何一个不公平、萝卜坑,都会把寒窗苦读多少年的普通家庭学子排挤在外。都意味着一次次对普通人家孩子关闭人生美好的机会窗。他们失去的不是一个工作机会,而是几十年教育灌输给他们的梦想和信念。希望包头这件事的依法依规调查,有更高的权威性到位、公开性到位、严肃性到位,通过这件事本身,给公众做一次最有说服力的宣讲。个人观察,仅供商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