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7月5号的大灾难-日本龙婆的预言
552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龙树谅(竜樹諒,1954年12月2日-)是日本神奈川县出身的女性漫画家,现居横滨。她因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中疑似精准预言多起国际事件而被称为“日本龙婆”,其人生轨迹与创作内容交织着梦境记录、社会恐慌及科学争议,成为近年舆论焦点。
2025年7月5日大灾难预言是其在《我所看见的未来》一书的2021年《完全版》中的新增梦境:日本与菲律宾间海域爆炸,引发百米海啸,陆地隆起使 “台湾-香港-菲律宾相连” ,并标注具体时间 “2025年7月5日4时18分”。该描述引发东亚恐慌,日本赴台航班预订量暴跌83%,防灾包热销。
龙树谅1975年以笔名“たつき谅”在《月刊Princess》发表处女作《乡广美物语》,后续创作《人偶物语》《水蓝色的航空信》等少女漫画,风格清新。
1976年起,她因灵感匮乏开始系统记录梦境,自称部分梦境与现实事件重合。
例如1989年梦到横滨防空洞凶杀案细节,数日后案件发生;
1992年梦见黛安娜王妃影像,1997年王妃车祸身亡。
她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见的未来》,收录了15个“预知梦”,封面标注“2011年3月大灾难”。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该书被视作 “神预言” ,二手价飙升至50万日元。龙树谅因此成名,但本人强调 “仅记录梦境,非刻意预言” 。
书中记载的“已实现事件”包括1995年阪神大地震(梦中预兆15天后成真)、2011年311大地震(封面日期巧合)等。
但科学界指出,部分案例存在“后见之明”解读,如富士山喷发预言(1991年梦)至今未发生。
2025年6月,她在自费出版的新书《天使的遗言》中改称 “7月5日只是做梦日期,非灾难日” ,并归咎出版社编辑 “营销加笔” 。
她强调梦境本质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警示”,呼吁防灾而非迷信日期。
关于2025年7月5日有大灾难的预言导致香港、台湾赴日游客锐减,航空公司取消鹿儿岛航线;日本电商防灾用品销量激增,书籍销量破百万册,地铁广告密集投放。
关于这次的预测,日本气象厅出来辟谣,称“精确预知地震不可能”;
地震学家郭铠纹驳斥“板块中心爆炸”不科学,强调“抬升地壳需规模10级地震,现实难发生”。
学者潘昌志指出,漫画中“海底爆炸致陆地相连”违背板块理论——菲律宾海板块中心稳定,断裂多发生在边缘。所谓“预言”更接近艺术想象。
但是防灾还是要做的:
中国驻日使馆发布南海海槽地震预警,建议公民慎重赴日;
台湾专家示警琉球海沟“随时可能发生规模9强震”,需防海啸波及。
龙树谅在《天使的遗言》中提出这个梦境的几大核心:
1,冥界之声:呼唤 “哈迪斯” 象征地底能量释放。
2,三艘邮轮:红船载多国乘客,喻全球性危机。
3,梦中人类对于资源的争夺:一杯水、一块面包凸显人性考验.
最终提出7月仅代表“文明转向的警觉”,非具体末日。
商业界是不会放过这个创收的好机会的。出版社借势营销《完全版》,电影《2025年7月5日凌晨4点18分》同步上映;
而龙树谅却批判“过度炒作违背本意”。 龙树谅始终自称 “记录梦的漫画家”。
她的案例折射社会对未知的焦虑——当科学无法解答恐惧时,人们转向玄学寻求确定性。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