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我是上海人,去了山东济宁后发现:济宁人跟其他地方的人不太一样
473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我是上海人。我去了山东济宁。济宁是个小城市。那里和上海很不一样。
济宁人特别热情。我在孔庙门口遇到一个卖茶的老人。他给了我一碗菊花茶。我想付钱,他不要。他说这是当地规矩,招待客人不收钱。
我还去了微山湖。坐船的时候,我的帽子掉进了水里。船夫马上帮我捡回来了。他很自然地做这事,好像帮助别人是他的本能。
济宁是孔子和孟子的家乡。孔子教人要有礼貌,要对人好。孟子也教人要做好事。这些老祖宗的话,济宁人都记在心里。
当地人告诉我,济宁家庭很重视一起吃饭。他们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常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所以济宁的离婚率很低。
我在太白楼附近看到一个做木工的老人。他已经70岁了,每天还工作8小时。他说有些活只能手工做,机器做不了。
济宁有很多保存老手艺的人。有132个非遗传承人。比青岛和济南都多。他们把老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以为梁山好汉的家乡应该很粗犷。没想到济宁人很爱读书。我在书店看到很多人坐在地上看书。连卖烧饼的人都在看《论语》。
济宁的孩子从小就要背《三字经》。济宁的高考成绩很好,连续11年在山东排前三名。
在汶上宝相寺,一个扫地的老人教我做扫把。他说做好扫把要有耐心,得晒三天。济宁人不赶时间,做事很认真。
济宁的发展速度在山东排第六位。但是人们生活得很真实。早上你能看到年轻人帮老人提豆浆。
我在太白湖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说明学习礼仪很重要。
济宁虽然人口不到一千万,但是出了孔子、孟子、颜回这些大人物。在这里,中国传统的好品质一直保存着。这些品质体现在济宁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他们怎么喝茶、吃饭、说话和做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