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半夜运动到一半,被同床睡觉的小老二发现了,迷迷糊糊的。娃一句“妈妈你们在干嘛呀”瞬间浇灭了所有兴致,孩子妈赶紧搂着娃哄睡。早上她嘀咕:“以前一家睡一张炕,这事儿咋解决的?”倒真把我问住了。 想起我爸妈那辈,一间屋摆两张床,五个孩子挤着睡。小时候我总纳闷,他们咋有精力“二人世界”?后来慢慢看明白了——哪有啥“完美时机”啊?我妈说,他们最常趁我们几个在院子里疯跑时,关上门说几句体己话;或者清晨天没亮,我爸先起来生炉子,我妈跟着搭把手,俩人头挨头拨弄柴火的那会儿,比啥都亲。 现在咱们总想着“等娃睡了”“等周末有空”“等情绪到位”,可老一辈哪有这条件?他们把亲密揉进了日常:他帮她理理被角,她悄悄往他兜里塞颗糖,下地干活时并肩走两步,收工回家路上碰一碰手背……这些细碎的“连接”,比刻意找时间更实在。 其实哪有什么“没时间”,不过是少了点“随时能爱”的心意。你家老一辈是不是也这样?我妈说她和我爸最浪漫的事,就是趁我们几个偷跑出去玩的半小时,坐门槛上分吃一块烤红薯——现在想想,那红薯甜的哪是嘴,是藏了一辈子的温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