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佘诗曼主演的《新闻女王2》正式开机拍摄,她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时隔一年,全新的故事,熟悉的面孔,一样有不一样的感觉。”

不少网友表示,“终于等到Man姐回归,特别期待”。两年前,佘诗曼主演的《新闻女王》在香港与内地同时爆红,她凭借文慧心一角,成为“三料视后”。

佘诗曼被称作TVB黄金时代“最后的当家花旦”,从遥远的1997年到如今仍活跃在演艺圈,她无疑见证了TVB的辉煌与落寞。

某些杂糅了怀旧的集体情绪始终存在,对于大多数观众尤其是女性而言,佘诗曼呈现的港女形象,在过去二十几年里,熏染了最初的港女精神。

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敢拼敢闯,终身美丽。

上了年龄的女演员难免会面对戏路变窄的困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佘诗曼戏路越来越宽,这是一位香港女演员面对残酷名利场时的绝不认输。

佘诗曼的戏剧张力来自于自己人生本身,其中有高光时刻,有从不松懈的努力,也有挣扎过的痕迹。

1997年,正逢香港回归,22岁的佘诗曼参选“香港小姐”获得季军。

那年,选手阵容强大,TVB在决赛时用六大朝代主题展现港姐风采。佘诗曼的古典扮相十分有韵味,她顺利签约无线电视,拿到演艺圈的入场券。

获得“香港小姐”季军的佘诗曼

她的情商也很高,当佘诗曼被问到用“丑”字形容一位港姐时,她从容不迫地说:

“我见过她之前的相片,是一只丑小鸭,没有现在这么漂亮。但经过努力,她现在成为了美艳动人的佳丽,让我十分佩服。”

一年后,23岁的佘诗曼被TVB的知名监制李添胜看好,邀请她与当家小生陈锦鸿搭戏出演《雪山飞狐》。

她饰演的苗若兰出尘脱俗,温柔善良,愿意为爱付出一切。

没那么容易,并非科班出身的新人佘诗曼,面对镜头时总没信心,导演多次因为她演戏时讲话声音小、哭不出来,对她破口大骂,甚至将剧本丢在她身上。

毒舌的香港观众称佘诗曼讲话声音像“鸡仔声”,港媒报纸上几乎全是唱衰她的报道。

在TVB的造星娱乐工厂里,佘诗曼不想服输,她擦干眼泪,铆足了劲磨砺演技。

从练声开始,她几乎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为了练好台词功底,她大声对着报纸朗读、练气息,对着镜子反复揣摩自己的神态与动作。

佘诗曼甚至用生命来演戏,拍《火舞黄沙》时,悬崖边的黄沙松软,很容易踩空,相当危险。

很多极其危险的镜头,她也坚持亲自上阵,拒绝替身。有一场戏,佘诗曼不慎跌倒在地,当场磕碎两颗牙齿,下巴也受伤流血,整个人趴在地上,险些毁容,简单处理后继续开工。

在拍摄《帝女花》时她过度疲劳,下巴受伤,为了不影响作品进度,佘诗曼坚持带伤上阵。

那道伤疤她只能用化妆掩盖,也至今留在她的脸上。

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演员应该做的。

看港剧长大的人几乎都对佘诗曼的脸很熟悉,毕竟她是拼命三娘,曾因拍戏创下五天四夜不睡觉的惊人纪录,从《刑事侦缉档案IV》《十月初五的月光》到《倚天屠龙记》《酒是故乡醇》《帝女花》等,留下非常多经典角色。

2003年末,宣萱、蔡少芬、郭可盈、陈慧珊、张可颐、佘诗曼成为TVB最受观众欢迎的六大花旦,从此“六大花旦”的名词正式诞生。

一年后,佘诗曼迎来自己演艺生涯最重要的作品——《金枝欲孽》。

这部剧的演员阵容可谓惊人,男女主角几乎都是大咖:黎姿、佘诗曼、林保怡、邓萃雯、张可颐……

佘诗曼饰演的尔淳,冷静内敛,在后宫是一个复杂又幽然的存在,眼神中始终隐匿着深深的怀疑,有很多内心戏。

彼时的佘诗曼,经过七年的TVB洗礼,演技日渐细腻。

有一场戏,尔淳拉着玉莹照镜子,拿饰品划过对方的脸这名场面,令人不寒而栗,后来被很多古装宫斗戏争相模仿。



佘诗曼将尔淳悲欢不溢于面的内心戏演得到位,监制戚其义评价她“读不透,但又知道你要什么”。

《金枝欲孽》播出后好评如潮,后来很多宫斗剧都有它的影子。多年后过去,它依然会被反复提及、回味,人性的缺憾与命运的无情,细微而深刻。

该剧获得多项大奖,其中最受关注的“最佳女主角”奖项,最终花落黎姿。对此,佘诗曼有些失落,也愈发拼命拍戏。

终于在2006年的《凤凰四重奏》中,她一人分饰祖孙四代人四个角色。一人分饰多角,向来是证明演员演技的方式。

这是佘诗曼演艺事业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她凭借精湛、多层次的演技夺得最佳女主角奖和最受观众喜爱角色奖,成为TVB第一位双料视后。

这年,她31岁。



佘诗曼知道自己的后劲还会持续蔓延,她清醒理性,当事业处于上升期时,她拒绝了男友的求婚,还学会了投资,在香港买了多处房产,犒赏自己。

她不依靠男人,渐渐成为大女主。

《金枝欲孽》之后,佘诗曼与黎姿这对“情敌”的境遇大不相同。

黎姿退圈后,嫁给富商,转行经商;佘诗曼仍在马不停蹄地拍戏,最拼的时候一年拍100多集,包括《宫心计》《法证先锋》《绝代商骄》《公主嫁到》等热剧。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TVB在内地的影响日渐甚微,但每一部在内地爆火的剧集,都有佘诗曼出演。

当年,《使徒行者》以单日内地网络播放量超1亿的势头打破了港剧网络播放量纪录。2014年,佘诗曼凭借这部作品第二次拿下双料视后,创下TVB历史。

毋庸置疑的是,佘诗曼成为TVB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当家花旦。

她成为演艺圈的常青树,也有了更多资本去做投资,2011年前后,佘诗曼先后购入深湾轩房产收租,以1850万买入九龙半山豪宅帝景峰自住。

令人意外的是,在她势头无人能敌时,36岁那年,佘诗曼与TVB解绑,她不想让自己在重复中自我消耗。

“TVB的对手差不多都拍过了,已经没有火花,我想出去看一下这个世界有多大。”

佘诗曼相当有魄力,她没有让自己在舒适圈呆着,而是尝试不同的机会,转战内地。

她很努力学习普通话,就像当年刚入行时苦练气息那般。初来乍到,她不再是“一姐”,只能接一些小制作,可即便演一些配角,佘诗曼也从不懈怠,她永远是去适应环境的人。

有过一段低沉的日子,佘诗曼被困在低成本电影里,她只能出演着相似类型的角色。直到2018年,导演于正找到佘诗曼,出演自己的新剧《延禧攻略》。

片酬不高,戏份不多,佘诗曼仍欣然接下这部戏。

于正对《金枝欲孽》中佘诗曼的表演印象深刻,于是便邀请她来饰演自己剧中的角色:“娴妃找佘诗曼演,是因为相信她温柔的外表下,隐藏的力量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佘诗曼将娴妃演得出彩,从温柔善良到杀人于无形的狠辣转变,她靠的不是黑化妆容,而是自己的眼神与神态,完成角色的一步步黑化。



图片来源:电视剧《延禧攻略》片段

娴妃外表云淡风轻,实则在波谲云诡的后宫借刀杀人,掀起滔天浊浪,搅动宫廷风云。

佘诗曼演得过瘾,她很享受自己眼神可以杀人的感觉,那是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与享受感。

不少观众被佘诗曼的演技所折服,集体认为她是这部剧的演技担当。这部原本没人看好的清宫戏,让佘诗曼走红内地市场。

很多优质资源向她伸出橄榄枝,《鬓边不是海棠红》便是其中之一。

一位香港女演员,要将一个泼辣的东北姑娘演好,可谓是不小的挑战。

佘诗曼戏份不多,却将性格豪爽的东北女人范湘儿塑造得相当立体,给观众带来不少惊喜。她亲自打破了香港演员来内地演戏“水土不服”的魔咒,活跃在银幕一线。

图片来源:佘诗曼微博

在内地爆红后,有人问佘诗曼:“你觉得自己幸运吗?”

她说:“我是个幸运的人,但用幸运这两个字来解释一切,抹煞了我的拼命。我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佘诗曼直言自己一定可以在宫斗戏中,活到最后。

佘诗曼在内地接到的戏越来越多,她称内地拍三部戏片酬就抵TVB十年。有了财富的积累,颇具商业头脑的她有充足的资本明智投资布局,逐渐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早些年她就开始投资香港房产,眼光很准,几乎每次出手必会升值,港媒称她由“视后”变“楼后”。

根据港媒统计,佘诗曼名下最少有5座市值过亿的豪宅,每个月有几十万的房租收入。在去年刚购入的豪宅里,她能将维港海景尽收眼底。

除了房产,佘诗曼多年来在餐饮、基金等领域也有不少投资,几乎都有所收获。

商业的敏感性与某种天赋,让佘诗曼在投资方面,一直顺风顺水。

性感二字不再只属于外在,更适用于头脑。相比同时代大多香港女星急不可迫地嫁入豪门,佘诗曼选择成为豪门。

这位TVB黄金时代最后的当家花旦,在步入中年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湿润土壤,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2023年末,TVB的56周年台庆剧《新闻女王》刷爆全网,收视热度与口碑都极好,五位女主播最后同饮一瓶水泯恩仇。

这部TVB职场剧,让内地观众知道原来男女主角可以没有感情线,原来真正的职场剧事业女性应该如此。



图片来源:电视剧《新闻女王》片段

在内娱职场剧还停留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时,TVB早已全员搞事业,无人恋爱脑。

当内娱还在用“活该你没男朋友”贬低女性时,TVB已经凭借杀伤力极强的“找个男人嫁了吧”登上热搜,这句台词火出圈,成为对一位职场女性最恶毒的诅咒。

图片来源:电视剧《新闻女王》截图

佘诗曼饰演的文慧心是一名记者,人称man姐,杀伐果决,多年前因报道贼王案名声大噪,在传媒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成为新闻女王。

导演钟澍佳表示,当时就是按照佘诗曼的感觉去写剧本的:“现在好像除了佘诗曼之外,我很难再找到另外一个人有这种气场,有这种演技,有这种样貌。”

重回TVB的佘诗曼,没有感情线的男女主设定,专心搞事业的女性,唤醒不少观众的港剧DNA,全员工作狂,没人浪费时间谈情说爱,这很香港。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直播间。”



图片来源:电视剧《新闻女王》片段

她的气场太强,穿着一身职业装自信从容地坐在演播室读新闻稿时,人们愿意相信眼前这个女人是真正的新闻女王。

对手故意撤掉提词器,她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与资料储备淡定地完成报道。

佘诗曼很欣赏文慧心身上的特质,“尽管很多人会觉得她有时候有些‘不择手段’,但她也有底线,能看出她的外刚内柔,在职场她要表现强硬,要在男人的世界里为女人争一口气,要证明能力与实力”。

佘诗曼也从文慧心身上看到角色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事业型女性,对自己要求很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佘诗曼是本色出演。

图片来源:佘诗曼微博

在苟延残喘的港片式微语境中,佘诗曼依然有戏可拍,这不禁令人深思。

50岁的佘诗曼,创作力仍然旺盛着,热烈着,符合大众对于演员最美好的想象。

与内娱女星追求白幼瘦的主流审美不同的是,在香港不惑之年的中女同样是顶流,像佘诗曼这样的女演员释放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将命运紧紧握在自己手里。

去年,在TVB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佘诗曼凭借《新闻女王》夺得了最佳女主角、大湾区最喜爱TVB女主角及马来西亚最喜爱TVB女主角,成为“三料视后”,也成为TVB解锁此成就第一人。

图片来源:佘诗曼微博

佘诗曼迎来中女的胜利。

她拥有清醒独立的人格,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看法也很成熟,50岁的佘诗曼至今未婚,也曾拒绝嫁入豪门。

在她看来,当代女性的人生命题不只是婚姻,是为自己。

曾经佘诗曼也考虑过婚姻,最终在爱情与事业的较量中,果断选择了后者。

图片来源:佘诗曼微博

在很早可以嫁入豪门,不用工作,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时,她坚决拒绝。

“我才22岁,我在干什么啊?我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啊?我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

作为香港小姐,在佘诗曼所处的时代,停止演艺事业,嫁入豪门的女星不在少数,可她始终没办法接受依附于他人的生活。

哪怕时过境迁,她的态度依然明确,“刚读完书就嫁人好奇怪”。

如今49岁的佘诗曼,是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亿万富婆,她也没有选择让自己闲下来,仍然踏实地工作。

早些年的投资经验让佘诗曼具有商业敏感性,这让她游刃有余。她的投资眼光非常好,手持多个房产被称为“楼王”。

她正在以最大限度,去接近自己的自由。

在佘诗曼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年龄所带来的任何限制,反而是更加独立自由,充盈的人生。

这种“拒绝限制”的人生态度,被佘诗曼投射到投资中,同时,也将她推入到更宽阔的注视之下。

投资之外,佘诗曼的商业价值也随着其多元发展,不断提高。过去几年,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人们总能看到她出现在各行业的一线品牌广告中。

身处其中,佘诗曼代表着某种态度,创造着独特缩影。

图片来源:佘诗曼微博

前不久,香港中环电车站,也出现了佘诗曼的身影——那是一条她为汇丰银行拍摄的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位出现于此的汇丰代言人,还是梁朝伟。

毋庸置疑,横向对比从TVB走出的同期女演员,如今的佘诗曼早已拥有了绝无仅有的资源与地位。

这些收获,来源于她出道几十年来,身上始终存在的“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女性精神,如同视频里,佘诗曼一如往常,目不斜视走向前方,坚定且果敢。

这种稳与厚,也吸引来许多老牌企业合作。



长久以来,佘诗曼始终坚持“多元配置资产”的理财秘诀,这种理念,将她推向了更广阔的境况。

作为知名百年金融品牌,汇丰选择佘诗曼,绝非偶然。

一方面因为她身上有着港女最显著的精神特征:务实;另一方面,则是近些年她在内地演艺圈的不断破局与多栖发展。

佘诗曼这种跨地域的生存智慧,注定了她会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版图,走向更稳健的前方。



香港自由开放的多元氛围,寸土寸金的特定环境,促使了优质品牌与优质演员的诞生。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佘诗曼成为香港精神的一部分,是港女的真实写照,她拓宽自己的无限边界,不动声色地释放能量,活出了万般姿态。

真正的大女主,莫过于此。

她知道,未来有更为广阔的风景在等着自己。她的成长之路告诉所有女性,人生的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中,就像广告片中的隐藏彩蛋一样,人生的彩蛋也需要自己去发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