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盘的故事

很多人只看到大清丢失了很多领土,但没有看到,它打下的千万领土


很多人都知道清朝丢了不少地方。大家总说清朝签了很多不好的条约,像《南京》《瑷珲》《北京》《马关》这些,好像清朝只会丢地方。


其实清朝最大的时候有131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比现在的中国大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呢。这些地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明朝留下的,是清朝自己打下来的。


康熙皇帝看到西北方向不太安稳,俄国人想来抢地方。1685年,清朝的兵在黑龙江边上打了一仗,把俄国人打跑了。后来1689年签了《尼布楚条约》,第一次用条约的方式把中俄的边界划清楚了。


西边的准噶尔也很难对付。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一个接一个地派兵去打。最后乾隆把天山南北都打下来了。1755年打到伊犁,1760年在那里设了将军,这就是说西域完全成了清朝的地盘。

很多人只看到大清丢失了很多领土,但没有看到,它打下的千万领土


清朝不光会打,还会管理。乾隆派官员去管理西域,设了八个营地。每年都要记录那里有多少人,交多少税,有多少驿站。朝廷还命人画了详细的地图,叫《皇舆全览图》。


西藏这边,1720年清朝从青海派兵去了拉萨,赶走了准噶尔的兵。从那以后就派了驻藏大臣去管理宗教、军事和外交的事情。清朝还派官员去监管达赖和班禅,把边疆的事情都归到中央来管。


清朝管理边疆的方法很聪明,叫“因俗而治“,就是根据当地的习惯来管理。在青海,雍正设了“青海办事大臣“,把原来亲王管的地方都归到清朝的制度里来了。

很多人只看到大清丢失了很多领土,但没有看到,它打下的千万领土


到乾隆末年,清朝的地盘达到了1310万平方公里。这些地方不是随便画出来的,是真打出来的;不是简单收过来就完事,还建立了管理的办法。这为后来中国的边界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外国的强国都盯上了清朝。1858年,俄国拿着《瑷珲条约》来了,清朝丢了黑龙江以北六十万平方公里。两年后又签了《北京条约》,又丢了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


但清朝不是只会丢地方。1909年签的《间岛协约》就是个好例子。那时日本想把图们江以北的地方拿走,说那里住的都是朝鲜人。清朝官员梁敦彦拿出户籍册、田地册和驻军图,证明那里是清朝的地方。最后日本同意了,这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还是中国的。

很多人只看到大清丢失了很多领土,但没有看到,它打下的千万领土


清朝对藏南也很坚决。1904年英国军队闯进拉萨,清朝虽然打不过他们,但还是派了驻藏大臣去,而且坚决不承认英国人单方面划的“麦克马洪线“。这个态度一直保持到民国,也成了新中国保卫藏南的重要依据。


清朝晚年确实丢了不少地,大概有330多万平方公里被俄国、英国、日本抢走了。像唐努乌梁海、帕米尔、库页岛、外兴安岭、藏南这些地方,想起来就让人心疼。


但我们也要看到,清朝原来的1300多万平方公里地盘,大部分是清朝自己打下来的。从东北到西域,从西藏到帕米尔,都是清军一步步走出来的。汉朝和唐朝最大也不过850万平方公里,清朝比这多了450万。

很多人只看到大清丢失了很多领土,但没有看到,它打下的千万领土


清朝还留下了很多边界条约,像《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些。虽然有些吃了亏,但也给后来的中国留下了清楚的边界框架。


清朝的边疆管理也很有条理。在新疆设省,在拉萨设大臣,在东北设将军,在青海设办事处。有粮仓、驿站、哨所,有文书和地图档案。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管理,每年都要查核人口、田地和税收。


清朝晚年是衰弱了,但它留下的边界、制度和地图,成了今天中国主权的重要基础。说清朝丢地,这是事实;但不能否认它之前打下和管理的地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