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停滞不前,特朗普被中国逼得没有办法,这几天下来,就像变了个人,说话开始“更讲道理”了。

他在空军一号上表示,美国现在会对关税谈判“非常讲道理”,暗示那些有意向的国家,加紧与美方团队接触,因为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在三个月的宽限期结束以后,他不会继续暂缓关税政策,无论达成达不成协议,就那样了。

我们也知道,为了平息美国经济震荡,也为了全力应对中国的反制,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推出没多久,就被迫宣布暂缓90天,只保留10%的基准税率。

大V:特朗普被中国逼得开始讲道理

【特朗普说,自己会在关税上“非常讲道理”】


本来他以为,能靠关税迅速与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又反过来迫使中国让步,但美国低估了中国“奉陪到底”的魄力。美国虽然是发起关税战的一方,对于持久战却没有底气。

特朗普政府对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地方都显得进退失据,反而让美国里的建制派看起了笑话。

第一个宽限期还剩两个多月,外界已经在猜测,特朗普是否会再次延长。因为照现在关税谈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进度,莫说三个月内,即便再给年月,想达成一份有板有眼的框架都难。

毕竟各国与美国的经贸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开讨论,各方诉求也不同,更不打算一味迎合美国,都想等到中美关税战分出胜负,再做进一步的打算,这无形中加大了美国尽快达成协议的难度。

大V:特朗普被中国逼得开始讲道理

【特朗普的表态,和实际行动对不上】


白宫自己都深感时间紧迫,准备启用一种全新的模板,简化关税谈判,可再怎么简化,只要特朗普政府用关税政策讹诈国际社会的意图不变,就很难达成什么协议。

特朗普说自己会在关税问题上“讲理”,没人会当一回事。他就这么一说,媒体也就这么一听。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不觉得特朗普的口头表态有什么说服力,如果后者真想在关税问题上“讲道理”,就应该采取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而不是继续混淆视听。

退一步说,即便特朗普真的开始讲道理了,那肯定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到7月份,对等关税90天的宽限期就结束了,要是再延长下去,美国的处境只会更加被动。第一次延期虽说是迫不得已,还能用“灵活性”来遮掩一下,第二次就没办法解释了。

大V:特朗普被中国逼得开始讲道理

【日本倒戈,称不打算为了美日谈判得罪中国】


到那时候,国际社会也该看出来了,对等关税的本质是外强中干,特朗普制定了一个压根无法全面落地的政策,本来想对贸易伙伴极限施压,最后反而造成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这就使得,关税政策作为谈判筹码的效力大打折扣。

美国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争取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然而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办成,因为美方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带有强烈的“美国优先”色彩。哪怕美国最亲密的盟友,都不愿意过分迎合。

甚至日本那边都临阵倒戈,明确表示,不会加入美国主导的“关税同盟”,以免得罪中国,损害中日经贸关系。

白宫内部也是各怀鬼胎,美印贸易谈判才达成了一个大致框架,就有人对华尔街通风报信,由此引发了美国舆论对美方谈判团队专业素养的质疑。

大V:特朗普被中国逼得开始讲道理

【美印贸易谈判有了眉目,华尔街第一时间收到内幕消息】


别看美国声称“很快达成协议”,但其他当事方的口风一个比一个谨慎,强调协议框架仍然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

不少国家都表示,美国还没有提出具体的诉求,仍然是在漫天要价,不肯老实地坐回谈判桌。

欧盟就对美媒透露,27个成员国都在等待特朗普的要求清单。

对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声称,他们已经多次向欧洲公开了协议框架。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种框架,未必是欧盟想要达成的。

至于中美关税战,美国更是举步维艰,美国财长贝森特都说了,中美没有正式开展谈判,过程会“十分艰难”,结果特朗普还在混淆视听。

大V:特朗普被中国逼得开始讲道理

【特朗普在中美关税问题上还在混淆视听】


最近一次,他声称自己收到了中方的电话,至于何时进行,具体谈了什么,特朗普依然是语焉不详。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中美之间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任何磋商或是谈判,更遑论达成协议了。

已经有人怀疑,特朗普是将中美间的低级别互动,与直接接触混为一谈。而且他刻意混淆中美通话的时间点,无非是想对外界暗示,关税战期间他依然可以与中国保持沟通。

特朗普被中国戳穿还要嘴硬,说明他还不打算这么快服软,底层逻辑是,美国利益受损事小,他丢了面子事大。

对特朗普而言,无论如何,对等关税的体面必须维持下去,这样一来,外界也不必指望他会在谈判期间“讲道理”。中国现在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一些空泛的言行表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