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策划、联合拍摄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将于2025年10月7日起在CCTV-1晚间22:30档首播,每日两集;10月8日起在CCTV-17晚间21:10档重播,每日一集。
以村庄为视角深度呈现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大型人文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首次系统性地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叙事载体,深入阐释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与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纪录片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深厚的历史现场,村庄命运的时代变迁,深刻剖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乡土中国深植厚土的文明根系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村庄里的中国》以十大主题构建叙事框架,从建村选址、农桑稼穑、传统民居,到商业贸易、节日礼俗、家风传承,再到耕读传家、家国情怀——贯通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不仅完成了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深情礼赞,也再次印证了"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这一深刻论断。

大型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即将播出
历时三年精心打磨
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于2023年开始策划,创作团队组织了多次专家研讨,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前期调研,深入走访了近100个传统村落,全面掌握了其历史、建筑、民俗与现状,为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团队历经三年精心打磨,在脚本创作阶段,从全国8155个传统村落中遴选出100个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作为拍摄对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节目总策划董红梅介绍:"我们始终聚焦那些具有高度代表性、文化内涵深厚、乡土气息浓郁的村落,注重覆盖中国不同文化区域,系统呈现中华乡土文明的多样性与整体性。同时,我们始终强调立足当代视角,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态实践与文化延续,真实反映乡土文明当下的生命力与演进轨迹。"
2024年9月《村庄里的中国》启动拍摄,10个摄制组同时深入福建、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安徽、浙江、湖南、甘肃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多个区县,进行实地拍摄。

《村庄里的中国》总顾问刘汉俊表示:《村庄里的中国》正是在帮我们找回那些美丽的美好的回忆,留住优良的优质的本色,赓续那些传统的传世的文脉,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记得住乡愁"。《村庄里的中国》将唤起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集体乡愁,成为中华民族的"床前明月"。

权威专家为节目把脉
为夯实作品的思想深度与学术分量,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特别邀请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刘汉俊担任总顾问。
冯骥才先生自2011年起便积极推动全国传统村落的立档调查工作。此次他不仅出任该片总顾问,还为节目题写了片名。在谈及这部作品时,他动情地表示:"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想要探寻的是浸入血脉、不曾嬗变的中华文明特质和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找到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源。"

纪录片还邀请了建筑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史学、农耕史以及纪录片创作领域知名学者,组成专家顾问团,为节目注入坚实的思想底蕴与学术深度,切实保障内容构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艺术家倾力共创
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特邀演员濮存昕担任解说。他以深厚的台词功底与艺术素养,将每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录制结束后,濮存昕表示:"这是一部感人至深、思想厚重的纪录片,在录制过程中,多次难以抑制内心的感动。"他说这部纪录片不仅以影像叩问"何为中国人",更以深刻的笔触追溯我们的来处、思索我们的前程。它所带来的文化意义,远不止于讲述精彩故事,更在于它蕴藏的深远而恢宏的文明意味。

特邀一级演员濮存昕担任解说
与此同时,纪录片还邀请了谭维维倾情献唱主题曲《一生一世一万年》,并由音乐制作人亢竹青团队担纲作曲。

观众将跟随镜头,跨越山川湖海,走过田园村落,并且记住它们。因为这些从时光深处走来的村庄,留下的不仅是悠远的过往,更是望得见、留得住的乡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