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世界三大航展之一的巴黎航展,又将如约而至。全球航空迷、军迷又将迎来一场盛会。


法国作为东道主和世界第三大军事装备出口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在家门口展示的机会。而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机作为法国军贸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也一定会拼尽全力推销自己。


尴尬的是,“阵风”在航展前一个月的印巴冲突中,被打破了“不败金身”。但这事儿没完,如今外界传闻,创下这一战绩的中国制歼-10CE战机,将以真机前往巴黎航展,第一次在西方主流航展上亮相。印巴空中较量的两大主角将在短时间内,上演另一种形式的“同台竞技”。


那么,这事儿靠谱吗?中法战机若再度同台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国军工是否真的因此而迎来西方舆论所惊呼的“DeepSeek时刻”?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2023年巴黎航展(资料图)


巴黎航展的“江湖地位”


“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简称巴黎航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巴黎航展的组织者是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1985年第36届航展以前称为法国航空工业企业联合会),两年举办一次,在单数年的初夏举行,展览会场设在巴黎东北的布尔歇机场,该机场也因此被航空迷视作“航空圣地”。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1909年首届巴黎航展(资料图)


1909年首次举办至今,巴黎航展几乎见证了航空工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不仅延续着“航空工业奥运会”的传奇,更以突破性的创新布局开启航天航空新纪元。它和双数年举办的英国范堡罗航展,堪称全球航空工业的晴雨表。通过航展上的订单数,以及其他由航展带动相关产业的情况,就可知晓全球航空工业的发展状况。


在跨越116年的历史长河中,巴黎航展也涌现了不少名场面,奠定其在航空史和航空事业上的“江湖地位”:


  • 1927年的巴黎航展,美国人查尔斯·林德伯格驾驶飞机从纽约起飞,历经33小时30分钟后降落在布尔歇机场,成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横跨大西洋的不着陆飞行。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1927年不着陆飞越大西洋的“圣路易斯精神”号单翼机(资料图)


  • 1949年,巴黎航展首次出现飞行表演,观众第一次享受到向上看的乐趣。自此,飞行表演成为巴黎航展的固定节目,并影响了世界上所有其他航展。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1965年巴黎航展,美国红雀喷气式战斗机组成6机编队飞越布尔歇机场上空。(资料图)


  • 上世纪80年代,美苏航天竞争进入白热化时期。1981年,美国首次发射了能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被视为人类航天的又一个里程碑。两年后,波音747背负着美国“企业”号航天飞机参加了巴黎航展。1989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亮相巴黎航展,而背负它的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最大的飞机安-225运输机。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1989年,苏联安-225运输机背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亮相巴黎航展。(资料图)


巴黎航展的“普加乔夫时刻”


同样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一架过去从未进入公众视野的苏联战斗机,也在世人面前“一飞成名”。


这架机身编号388的战机,稳稳停在布尔歇机场的跑道一端,随着飞行员发动引擎,尾部喷射出烈焰,战机瞬间展现出它狂暴的一面,急速腾空而起。在空中,流线型的机身向观众展示着它优美的飞行姿态。


随着这架飞机进入低空通场,两秒左右的时间内,飞行员快速向后拉杆使机头上仰至110度-120度之间,形成短暂的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平飞状态,然后推杆压机头,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状态。机动时飞机进入的速度约为425公里/小时,飞机以超过148公里/小时的速率减速,然后减速到110公里/小时,这个动作仅使飞机承受3.5G-4G的过载。在整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高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姿态犹如一条进入攻击状态的眼镜蛇。


这一幕震惊了世界,由于驾驶该战机的是苏联功勋试飞员维克多·普加乔夫,这个惊世骇俗的超机动动作便有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名字——“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示意图


而这架战机,就是苏联研制的最后一款重型空优战机苏-27,而它在这之前甚至还处于保密状态,进入苏联空军服役仅两年。尽管服役之初,苏-27就制造了震惊西方军事界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但当时西方对这架神秘而先进的战机知之甚少。


从某种程度讲,普加乔夫就像是苏-27这款战机的“代言人”,用年轻军迷能理解的话来说,他俩的组合就是那个年代的“博格丹+苏-57”,普加乔夫就是那个时代飞行员中“神一般的存在”。不仅因为他在一次挽救苏-27免于坠毁过程中,首创了“眼镜蛇机动”,也因为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投入苏-27的试飞,并在1986到1993年间驾驶苏-27系列战机创下13项世界纪录。


普加乔夫不仅是功勋试飞员,还被授予了“苏联英雄”这一崇高称号,源于他在苏-33(苏-27舰载版)的试飞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他也是第一位将苏-27系列飞机降落在苏联航母“第比利斯”号(俄罗斯海军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飞行员。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1989年巴黎航展中首次亮相的苏-27战机(远处编号388机),座舱中的就是普加乔夫。


回到当年的历史背景中,处于冷战末期的苏联与西方的关系大为缓和,所以就想到用最先进的战机参加1989年巴黎航展。最后不只是原定的米格-29参展,连原来被当成机密不可外泄的苏-27也参展了。


事实上,当时经济拮据的苏联在这之前已经考虑要将苏-27进行外销,只不过是将低配版出售给华约的东欧盟友。所以,苏-27在巴黎航展上的亮相,很难说苏联方面没有借对外展示,寻找潜在客户的目的。普加乔夫结合“眼镜蛇机动”,无疑为苏-27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而从外界的反响来看,这次的广告效应是成功的,世界各大媒体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路透社的评价比较典型:“苏美两国战斗机在争夺优势的战斗中,苏联人取得了胜利。航空专家认为,苏联人建造出了绝妙的飞机。”


而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虽然经历了苏联解体,但并未影响苏-27及其同平台后续机型的热销,堪称一段国际军贸史上的传奇。而传奇的起点,自然就是1989年巴黎航展上的“普加乔夫时刻”。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2018年,七十大寿的维克多·普加乔夫


来自东方的“凝视”


法国作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也最早向我们敞开了巴黎航展的大门。


1977年6月,中国军事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巴黎航展现场,时任中国空军副参谋长邢永宁在布尔歇机场仔细观看新式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细节,表达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强烈意愿。


1989年,中国兵工与航空航天部门联袂参加巴黎航展,集体向西方世界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厂商、专家与军方人士云集,堪称空前。


最受外界关注同时也显示中方参展诚意的,就是当时中国最新式的歼-8II歼击机以实物首次亮相巴黎以及境外。不过在当时军事强国已纷纷换装四代机的背景下,落后一代的歼-8II虽然一亮相就引发国际关注,但也暴露出与世界主流战机的技术差距,尤其与苏-27+“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同在一届巴黎航展上。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亮相1989年巴黎航展的中国歼-8II歼击机(资料图)


不过,这并非我们的国产战机首次在巴黎亮相,在此两年前,强-5C和歼教-7就已经在布尔歇机场的停机坪上短暂留下过足迹。


特别要提到的是歼教-7,它来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就是那个后来缔造了无数个中式战机跨越式发展的单位。但当时它的同门“师弟”歼-10,才刚刚立项一年,距离首飞还有十一年。


歼-7虽然也曾有辉煌时刻,但在上世纪80年代,它实际上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歼教-7在偌大的布尔歇机场停机坪上做静态展示,显得那么不起眼。而它则从角落中“凝望”着周围各式先进的飞机,感受着航空工业发展的脉搏,但这一幕透露出的却是无奈和悲凉。


无论是歼教-7还是两年后的歼-8II,我们与强国的差距,无疑成为激励中国航空工业和航空人前进的动力,加速创新与研发,为我们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请记住来自歼教-7(白色机)的“凝视”。


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进入21世纪后,中国航空工业迎来崛起。2023年,第54届巴黎航展上,中国20多家企业和组织“组团”参展,拿出亮眼的参展“清单”。


特别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携多型重点航空装备在境外展示。由歼-20为代表的主战机型领衔,我国航空主战装备在巴黎航展上实现了与世界同代装备同台竞技。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再火一把”?


在2023年巴黎航展上,歼-10C就已经出现在中方的展台上,只不过是以模型的形式。即便如此,大家的目光更加聚焦的是同台展示的中国五代机——歼-20和FC-31(当时歼-35A尚未公布)的模型,歼-10C只是“配角”。


其实不仅在巴黎,去年在珠海的第15届中国航展上,一架歼-10CE战机也是孤零零地摆放在主场馆外,虽然有零星观众拍照,但那时最闪耀的显然是五代机歼-20、歼-35A,以及博格丹大爷驾驶的苏-57。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2024年中国航展上的歼-10CE被安置在主场馆外一侧。


也许是历史开了一个玩笑,2025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场短暂的冲突,使歼-10CE一朝名动天下。


而且就在印巴空战后,欧美方面盛传,法国想要邀请中国歼-10CE战斗机携霹雳-15E空空导弹参加今年6月举行的巴黎航展。


不少人看到这条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假消息——法国怎么可能邀请这么一对击杀本国“阵风”战机的组合来“给自己的伤口撒盐”?


现在下结论或许还为时过早,毕竟官方还未证实或否认相关消息,我们可以“让子弹飞一会”。毕竟歼-10CE作为我国空战装备体系中的主力外销机型,若能受邀参加航空领域的最大盛会,那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


很多人都将印巴“5·7”空战形容为中国军工的“DeepSeek时刻”,用中国古话来说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过去大家都说中国装备如何如何好,但缺的就是实战检验。如今,实战发生了,而且还取得了让外界“惊掉下巴”的佳绩。外界自然就会对中式装备及其更深层的中式作战体系,展开重新审视和评估,再加上中式装备传统的性价比和无政治条件的优势,将对国际军贸体系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这或许就是中国军工“DeepSeek时刻”的深层次意涵。


即便抛开军贸本身,中法围绕歼-10CE展开交流也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这符合中法两国的顶层设计。5月22日,中法元首通话,提出要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深化传统领域合作并拓展新兴领域合作,而“航空航天”就属于两国的传统合作领域。


第二,促进中法军事技术交流。前文我们曾提到,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派团参加了巴黎航展,并寻求合作。改革开放后,这一合作趋势也未中断过,中方就曾从法国引进过直升机技术。


如今,中国在航空领域快速崛起,会促使两国相关领域交流朝着双向互动的方向发展,更有利于各自取长补短,推动技术进步。


第三,对法国来说,巴黎航展一直延续的就是开放包容的精神。即使在冷战最激烈的时刻,巴黎航展也是苏联向全世界,特别是向西方展示其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虽然有大国博弈和军备竞赛因素,但这种交流客观上也是助推航空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虽然在日前的印巴空战中,印军的“阵风”战机被巴空军装备的歼-10CE击落,打破了“不败金身”。但外界并未质疑法制“阵风”的单机性能先进,它仍然是四代半战机的“天花板”。所以法方很可能希望通过邀请歼-10CE及霹雳-15E参展,近距离观察中式装备的进步,并进一步了解中式体系化作战的制胜之道。这何尝不是一种高水平的军事交流。


如果这种深度交流能够实现,笔者也想最后来分享对歼-10参展的“全形态”思考,毕竟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航空业和空战装备的一张响亮“名片”。


地面:可参照去年中国航展的模式,在展台及展场,通过模型甚至是实机结合各种可搭载武器和装备的形式,全方位近距离直观向观众展示歼-10CE的能力,以及中国装备发展的成果。


空中: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自2023年换装歼-10C以来,已经亮相阿联酋、埃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如果能亮相巴黎航展这样的西方主流航展,不仅对八一飞行表演队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还能以更直观的方式向观众展现歼-10C的优异性能,以及大国空军的良好形象和高超能力。


另外,大家是否还记得2018年中国航展上惊艳亮相的歼-10B-OVT技术机验证机,通过搭载国产矢量发动机,完成“眼镜蛇”、“落叶飘”、赫伯斯特等一连串过失速机动表演,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这架技术验证机也能亮相海外,将是对中国航发技术探索的最好诠释,展现“厚积薄发”的中国航空技术发展水平。


歼-10CE能否在巴黎航展“亮剑”

2018年中国航展上惊艳亮相的歼-10B-ovt技术验证机,复刻“眼镜蛇机动”。(资料图)


结束畅想,期待6月16日—22日的巴黎布尔歇机场,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作者丨林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