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董鑫
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部披露重磅案例:
某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张某,因个人矛盾,将窃取和出卖国家秘密作为报复同事单位,乃至国家和社会的手段。她主动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发送投靠邮件,疯狂出卖我重要领域国家秘密,在准备携带窃密的海量内部文件叛逃前,被国家安全机关及时控制。
某重点单位的一次涉密会议,突然一只正在工作的录音笔掉落在座椅下方,从痕迹看,这支录音笔是用强力胶布粘在座椅下的,因多次使用粘性减弱而掉落。
这引起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警觉,立刻向单位领导报告。单位认为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了相关情况。
经查,该单位工作人员张某有重大嫌疑,国家安全机关同时发现张某竟然和另一个已经在侦的案件嫌疑人具有极高的关联度。
原来早在一个多月前,国家安全机关就发现有人主动与某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联系,想提供涉密文件,国家安全机关就此立即深入调查并案开展工作,依法对张某实施突击审查。
随着案情的逐渐清晰,令人震惊的是, 该人与张某是同一个人。

张某曾是某国家部委工作人员

张某接受调查问询
张某,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知名高校,市直单位直至国家部委。
从高中起,张某就开始偷偷浏览一些境外网站,主动寻找和接触反动思想,自甘沉沦。走上涉密岗位后,张某不但丝毫没有收敛,反而还因个人矛盾,将窃取和出卖国家秘密作为报复同事单位,乃至国家和社会的手段。
她通过技术手段隐匿身份,主动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发送投靠邮件,在对方指挥下疯狂出卖我重要领域国家秘密。
可以说,张某是为境外疯狂窃密。
她利用单位管理漏洞,长期从单位办公系统违规下载文件,还擅自携带手机进入涉密场所拍摄涉密文件,趁办公室无人之际窃取拷贝同事计算机内的电子文件,并多次潜入内部会议室投放录音笔,对会议内容进行秘密录音。
至案发时,张某累计窃取的内部文件资料已近30万份。
窃密录音笔被发现后,张某迅速办理了出境证件,随时准备携带窃密的海量内部文件叛逃。在张某所在单位配合下,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对其实施控制,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等待张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张某在叛逃前被控制
张某重大间谍案的发生,暴露出其所在单位作为国家重要领域要害部门,防谍保密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严,在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漏洞。
纪检监察部门启动倒查问责,对案件直接涉及的12名失职失责领导干部和责任人员,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延伸阅读
4月13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最新披露,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重大间谍案件。某部门公职人员聂某某为谋取私利,不惜背党叛国,主动充当暗处的谍影,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出卖我大量工作机密,教训惨痛。

聂某某被带走画面
一天,聂某某出境开展公务活动。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出差,但是心怀鬼胎的聂某某却另有企图。
这就要从一年前说起。那一年,喜欢在股票市场冲浪的聂某某盲目启用股票杠杆导致巨额亏损;那一年一流名校毕业,一向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的聂某某,在单位选拔处长时落选,心生怨气;还是那一年,聂的妻子怀上二胎,家庭开支增加,聂某某的经济压力很大,这些顿时让他迷茫起来。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满足个人贪欲,聂某某不禁萌生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出卖情报牟利的罪恶念头,不惜铤而走险走上歧途。
抵达境外后,他伺机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公开邮箱联系。
为证明自己的价值,聂某某直接发送了涉密文件作为“投名状”,因此很快取得了对方信任,并与聂建立联系。双方在网上交谈了几次,此时的境外间谍还不知道聂某某的真实身份。
回国后,做贼心虚的聂某某对自己的安全深感顾虑,遂与境外间谍中断了联系。
但邪恶的念想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再难收回。
次年,聂某某再次因公出境,自感人生无常,工作不顺,升职无望,且十分渴望金钱的他选择与境外间谍恢复联系,开始出卖情报。
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指挥下,聂某某利用工作便利,通过私自复印,在档案室里偷拍偷录等方式大肆窃取工作秘密,并以撰写材料需要为名,有意识的接触收集更多涉密文件。
在短短4个月内,聂某某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出卖文件30多份,其中绝密级文件1份,机密级文件25份,秘密级文件2份。


聂某某交代犯罪事实
聂某某十分狡猾,在向境外间谍邮箱发送涉密文件时,总是采取多种规避侦查的措施,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聂某某以为从未与境外间谍见面,身份是虚拟的,网络是公共的,就绝对找不到他头上。
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聂某某终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等待他的将是无望的监狱生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