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董事长发声:奇瑞在国内为何“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43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当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出“我们在国内市场,基本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汽车圈激起了层层涟漪。熟悉奇瑞的人都知道,这个从安徽芜湖起家的车企,骨子里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它是国内首个掌握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曾连续18年拿下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冠军,可为何在自家门口的市场里,却显得如此“隐忍”?
走进奇瑞位于芜湖的研发中心,墙上的标语“让技术说话”格外醒目。这里的工程师们总爱提起一个细节:为了攻克混动变速箱的顿挫难题,团队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每天拆解20台样机,最终研发出的“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能做到全速域无感切换。可这样的技术突破,放在营销战场上却常常“哑火”。当竞品靠着花哨的广告语刷屏时,奇瑞的工程师们还在琢磨“如何让热效率再提升0.1%”,仿佛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种“技术宅”式的倔强,在市场争议面前表现得尤为明显。去年某车型因车机系统偶发卡顿引发讨论,网友们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甚至有人调侃“奇瑞的车机像老年机”。那时团队里有人提议立刻发布声明反驳,尹同跃却摆摆手:“让用户骂,骂声里藏着需求。”三个月后,搭载全新车机系统的改款车型上市,不仅解决了卡顿问题,还增加了语音助手连续对话功能——这种“用行动回应而非口水仗”的风格,让不少老车主戏称奇瑞是“汽车圈的老实人”。
在价格战打得最凶的2024年,这种“不还手”显得更突出。当竞品动辄官降3万、送终身免费保养时,奇瑞旗下主力车型的价格始终稳如磐石。经销商们急得跳脚,总部却收到尹同跃的亲笔批示:“不搞价格内卷,省下的钱投进电池安全研发。”结果那年,奇瑞全系车型的电池针刺实验通过率100%,而同期某竞品因降价导致的减配问题接连被投诉。有经销商后来感慨:“当时觉得董事长太固执,现在才懂,他是怕砸了‘技术奇瑞’的招牌。”
但这份“隐忍”并非毫无锋芒。在海外市场,奇瑞活得像另一番模样:在俄罗斯,它用零下40度依然能正常启动的发动机征服市场,年销量突破20万辆;在巴西,建厂不到两年就拿下当地新能源车销量前三,连当地总统都为其站台;在中东,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经销商,敢和BBA的4S店并排开店。有海外员工笑称:“国内我们是闷头搞研发的理工男,出国就成了敢打敢拼的探险家。”
尹同跃在一次采访中解开了这个“矛盾”的答案:“国内市场是根,用户的批评再刺耳,也是帮我们成长。与其把精力花在吵架上,不如踏踏实实把油耗再降0.5升,把故障率再降一个百分点。”如今在奇瑞的展厅里,常有老车主带着新客户来“安利”:“这车可能不是最花哨的,但开五年你就知道,它的好都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或许正是这份“打不还手”的定力,让奇瑞在28年的风雨里攒下了1200万用户。就像芜湖街头跑了十年的奇瑞出租车,虽然外观早已斑驳,发动机却依旧轰鸣有力——这大概就是“老实人”的智慧:在喧嚣的市场里,默默把功夫练到骨子里,总有一天,路会越走越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