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法之名》最新的剧情中,随着专案组赶赴东平,万海案正式重启调查。

与之前雷声大、雨点小的指导组不同,专案组背靠省里支持、手里握有证据,分分钟就抓捕了开发区分局的刑侦队长姜红军。

在姜队被抓后,身为他的直属上级,孙飞这个副局长坐不住了。他顿感大事不妙,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为了寻找姜红军的踪迹,他一路驱车赶到了邻近的江南市;在预感大难即将临头之后,他又找到了市局局长许言午。孙飞此时此刻找到许局,目的无非就是两个——最好的结果是能够让领导出面求情;如果许局不愿帮忙,那也能趁机打探口风。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对于孙飞这样的请求,许言午自然不会同意。他明确表示了拒绝,顺便还气急败坏地怒骂了一通孙飞。

此时的孙飞,已然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眼看着许局长见死不救,他只能冒险来找政法委的一把手兰景茗。

和许言午不同,孙飞与兰景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孙飞曾经是江旭东的专职司机,兰景茗是江旭东的门生故吏,孙飞又是兰景茗的亲信心腹。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简直是完美的闭环。

孙飞找到了兰景茗,希望领导能够站上台、说句话,帮助自己渡过眼前的危机。和许言午不同,兰景茗向来徇私情、护犊子,孙飞向她求助,也算是进对了门、找对了人。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孙飞拜访兰景茗之后,他立马回家买机票、带护照,分分钟就要上演复刻丁义珍出逃的经典名场面。

在面见兰景茗之前,孙飞虽然心生恐惧,倒也算从容不迫;在见了兰景茗一面后,孙飞为什么就脚底抹油、光速跑路了呢?

一切都藏在兰景茗的一段话里。

走投无路的孙飞,当面向兰景茗发出了求救信号,希望领导能够在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但是,他显然高估了兰景茗的为人。

兰景茗这样的人,天生带有不粘锅的属性。在没有出事的时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只要有人落井,千万别期盼她会扔下救命的绳子。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孙飞眼看着兰景茗无动于衷,心有不甘的他,立刻抛出了万海案这个杀手锏。按照孙飞的理解,万海案将大家捆绑在了一起,彼此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孙飞想用万海案威胁兰景茗,但兰书(记)不是吓大的,她勃然大怒、立马翻脸。

武斗失败的孙飞,只能改走温情路线,打出感情牌。他说,“我向老(书)记和您保证,我真的啥都没干。”这句话虽然信息量有限,但杀伤力惊人。

孙飞话音刚落,兰景茗立马就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兰景茗的敏感性很强,她从孙飞的话中听出了不确定的潜台词。她关上门,细细地盘问,“你找老(书)记了?老(书)记让你找我?”

兰景茗久居官场、宦海浮沉,政治嗅觉异常灵敏。孙飞脱口而出的老(书)记让她感到不寒而栗。一旦江旭东亲自下场、深度参与,那么兰景茗将陷入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的地步。

因此,兰景茗立刻向孙飞求证。在得到孙飞否定的回答后,兰景茗瞬间恢复了平静,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孙飞,你有没问题,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如果你有问题,老(书)记救不了你,我也救不了你。你是国家干部,受过党的教育,这种情况,你知道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不要有侥幸心理。明白吗?孙飞,我问你明白吗?”

正是这段话,让孙飞放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决定收拾行李、光速出逃。

兰景茗的态度很明确,老(书)记也好,她自己也罢,到了如今的地步,必然不会亲自下场、出面干预。

国人向来有一种特殊的智慧——沉船不救。世上所有的事情,一旦局面如同沉船一般无法挽救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止损、尽早抽身。

此时的孙飞,已经是漏洞百出、船舱进水,兰景茗这样精明的政客,必然不会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亲自下水救船。因此,她说了这样一段话,“这种情况,你知道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不要有侥幸心理。明白吗?孙飞,我问你明白吗?”

这段话用近乎明示的方式告知孙飞,事到如今,老(书)记和我只能丢卒保车、断尾求生。所谓的选择,其实就是孙飞一个人扛下所有,不要牵连其他人。

牺牲你一个,拯救全东平。兰景茗的话,让孙飞彻底死心。以前的他,是棋盘的棋子;如今的他,是棋局里的弃子。他没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在夹缝中选择生存。

此时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扛、要么跑。在孙飞看来,自己扛必然是把牢底坐穿;如果跑路反而会有一线生机。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逼一逼,绝境出奇迹。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孙飞只能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的眼前没有路,只能用双腿来蹚出一条路。

不粘锅,我只服兰景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