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止中国发展,很多西方媒体都习惯性的抹黑中国形象。
比如他们在向本国报道中国情况时,会将中国描绘的相当落后贫穷。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成长,中国整体已经焕然一新。
一位在中国定居几十年的美国教授直言:中国太方便了,习惯了中国再去欧洲、非洲,感觉回到了20年前。
美国教授来华生活
这位美国教授名叫潘维廉,早在1988年,他便卖掉了自己经营多年的企业,带着全家来到中国发展。
他在中国一待就是30多年,来到中国4年后,他便拿到了中国的绿卡。
作为一个切身感受过中国发展的外国人,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了解世界,但世界并不了解中国。
说起潘维廉为何来到中国发展也许是受到命运的推动,他在1956年出生于美国,人生的前20年,他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度过。
他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头号强国,那时候的她根本对中国毫无了解。
1976年,在空军服役的潘维廉接到上级指令,要求他前往台湾地区执行任务,也是从这时开始,潘维廉与中国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台湾的那两年,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再回到美国时他还是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充满向往。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潘维廉与一个在台湾长大生活并同样喜欢中国文化的女孩结了婚。
婚后两人便开始筹备起前往中国留学的计划。1988年,潘维廉带着妻儿老小来到厦门。
当时的他或许也没有想过自己在这里一待就是30多年。
外国人的中国感受
可当时潘维廉的这种举动却让人感到不解,毕竟原本他们一家生活在发展水平遥遥领先的美国,那时候中国的发展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
潘维廉也仍然记得当他刚搬到厦门时那地方经常停水停电,有很多时候电压也不稳定,这导致他们家的电器都烧坏了好几个。
另外让他苦恼的还有交通问题,因为中国地盘实在太大,去哪里都要走很远的路,潘维廉就想着买一辆三轮车。
可商家却说什么也不肯卖给他,因为当时三轮车还属于运营车,只有商家才能购买使用。
实在苦恼的潘维廉不得不给厦门大学领导写下保证书,承诺他买三轮车只是为了方便家人代步,不会用它赚钱,这才让潘维廉终于有了代步工具。
虽然刚来到中国时有种种不适应,但是在这里生活几年,潘维廉就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迅猛。
那时候他还和家人说,预计四五十年后中国就能发展的非常强大了。
可事实却是中国的发展速度比潘维廉的预期还快。
1996年,厦门政府计划修建海沧大桥,潘维廉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压根没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个不切实际的工程,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工。
可仅仅三年后,海沧大桥就顺利竣工并快速通车,这在当时给了潘维廉不小的震撼。
后来在两次环中国旅行中,潘维廉又亲眼见证着那些偏远地区的迅速发展和显著变化。
他们从用电喝水难的偏远山村变成了处处通的闲适乡村,当地人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吃喝不愁,生活安稳,如果不是亲眼见证这些,潘维廉也绝对不相信,这居然是中国二十几年就取得的成绩。
在前往中国各地旅游期间,潘维廉还采访了很多当地人,并保留下诸多珍贵资料。
此外他也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籍,深刻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在中国生活的这30多年,让他对当地的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无比适应。
尤其是在近几年互联网智能化发展的越来越快,刷脸刷掌即可支付、亮身份证就能上车、买东西更是方便无比,这让一个在发达国家生活过几十年的老外都有些震惊。
中国进步令人震惊
此前,潘维廉还前往了非洲,欧洲等地,而从这些地方回来后,潘维廉感慨他们让自己感觉回到了20多年前。
那次出行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外太不方便了。
在中国一部手机能解决绝大部分生活需求,然而在这些地方手机发挥的作用有限,大多数支付还要依靠现金,而且不管是打车还是住酒店都非常繁琐。
直到他返回中国后,在机场只需要刷脸便能顺利通行,这让他这个老外瞬间有了回老家的安慰感。
此前在参加一场论坛时,潘维廉面对记者说道。他作为一名美国人总是忍不住对中国的发展进步表达由衷的钦佩,他完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已经领先世界。
同时他也提到,不可否认,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一直遥遥领先,但是在近几十年里,西方国家几乎变化不大。
他举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二维码的应用,要知道二维码在我国发展已经有多年历史,也在各领域应用的相当成熟。
可直到最近几年,英国媒体还在对他们的二维码革命自吹自擂,甚至把餐厅,酒店使用二维码当成一项先进技术推广。
这些都让习惯了中国生活的潘维廉由衷的感受到了中西方的差距。
而除了中国国内发生的种种变化,更让潘维廉感到触动的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
他在厦门大学工作时结识了一位非洲朋友,这位非洲朋友和他讲解这些年中国对自己国家的帮扶,这都让潘维廉深受感动。
后来他在前往非洲后也看到,在那里很多偏远的地方都有中国人援助的身影,他们帮助非洲各国修建基础设施,也在努力帮助他们发展壮大。
30多年的生活让潘维廉从最开始的留学生变成了老教授,也让他这个外国人渐渐生长出中国骨肉,他甚至称自己不能叫老外,应该叫老内。
通过潘维廉的生活感触,也证明中国在这几十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绩其实早就超出了世界各国的预期,而这也向全球证明中国的潜力的确非同小可。
参考资料:
自称“遥远来的厦门人”,厦大美籍教授潘维廉写25本书讲中国故事 厦门日报 2024-09-20 10:12
“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大道之行)华声在线 2023-01-05 15:07
对话潘维廉:"不见外"的内心装着中国和世界︱似是故人来 发布时间:2023-08-15 09:06:13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李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