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肖医生与董小姐的八卦舆情,热度持续不退,话题从婚内出轨,延申到医德医风、教育公平、学术腐败、阶层固化,每个都戳中了时代的肺管子,想不火都难。
宏大叙事,留待官方调查结论出来之后。作为吃瓜群众,我从家长培养下一代的角度,研究了一下董小姐的成功之路,颇受启发。
董小姐的个人简历上,叠满了buff
董小姐,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她的故事,开始得很早。
在某个书画比赛的网站上,网友找到了这张图:
在这个十多年前的书画比赛网页上,有一个获奖者与董小姐同名;这位获奖者,就读的学校,是某大学的附属小学,而董小姐母亲在这所大学担任某学院的领导。
这个不算什么,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谁家孩子没有培养点琴棋书画的爱好,拿几个“全国大奖”?
但董小姐还有学术论文加身,以及大媒体加持,这就超出了一般家庭。
董小姐2019年通过选拔进入协和医学院4+4项目,刚入学就赶上了2020年,大概率是跟大家一样,在家上网课。但这不耽误她2019年参与发表论文《肺癌CT影像AI诊断模型》。
2021年11月5日,在媒体报道中,她已经去协和实习,并直接上手术台给病人做手术了。
2023年,她从协和医学院毕业的时候,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但此次舆情爆发后,相关内容被删。
有人也许要问,董小姐凭啥成为优秀毕业生代表?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她卓越的学术表现了。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2022 年到 2024 年期间,有北京协和医学院背景的董小姐参与发表的论文共有11篇,涉及的领域从骨科到妇科,从放射科到泌尿科,从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到生物医学。
这些论文的通讯作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北京大学化工与生命技术学院研究员柳朝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肖海华;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吴东。
当然,少不了董小姐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邱贵兴。
一介新生,能与众多大佬合作高分国际论文,不出意外的话,一颗医学新星,将冉冉升起在东方大国——但还是出了与肖医生的情感纠葛这个意外。
卡bug是门技术活
根据网友深扒,董小姐大概是高中就出国了,美高三四年,本科据说是社区大学,二年级转去了巴纳德学院,毕业拿到了哥大盖章的毕业证。
这个路线,完美避开了国内的高考,以及美国名校的入学考试,就可以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学位。
这条“捷径”需要的钱不算多,中产家庭支付得起。需要的眼光、资讯与人脉,却超出了一般中产家庭。
想卡bug,也没那么容易,你得知道bug在哪里,还能卡成功。潘石屹想让儿子进美国名校,都捐了几千万美元,性价比远逊于董小姐。
顺便说一下,巴纳德是不错的女子文理学院,从校名看,说是哥大也没毛病。有人说是野鸡大学,这是不对的。
但巴纳德的含金量显然不如作为藤校的哥伦比亚大学,要不然,从巴纳德毕业的名媛们,为啥都喜欢直接说自己是哥大的呢?
顺便再说一句,从网友揭出来的巴纳德校友名单看,不止董小姐一个人卡bug成功了。
拿到哥大本科学位后,董小姐又找到了一个bug:协和4+4。
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全称为“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借鉴自美国,旨在通过“4年非医学本科教育+4年医学专业教育”的学制设计,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医学人才。
国内医学生走的是5+3+3传统模式,本硕博一路读下来需要11年;大医院还要规培2到3年。我有两个校友,都在上海三甲,一个用了14年,一个15年。
学医,求职,规培,到上手术台,整个过程,是漫长的十几年苦熬。医学界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之语。
而4+4模式只需要8年,且前四年不用是医学或生物相关专业。理论上,成为“4+4”规培医生,除了要出身顶尖名校、通过严苛考试之外,一个必须的条件是要有两名生物医学领域副教授的推荐信。实际上,不装外宾的话,必须承认,这就是有门路者容易卡的一个bug。
董小姐的厉害之处还在于,正规医学出身正常2到3年的规培,她也只用了一年,就入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了。
中国新闻网相关报道指出,董晓辉现任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而2017年的公开报道显示,时任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总经理的董晓辉参与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综合楼工程的开工典礼,并与多方负责人共同为工程培土奠基。董袭莹能够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执业,是否是借助董晓辉与肿瘤医院的业务关系进入医院执业的?肿瘤医院是否有人为此开了绿灯?
董小姐父母分别为中冶建研院总经理,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这样的配置在北京算不上高门显贵。不过,董小姐的祖父辈还有材料学、影像学领域的大佬,姑姑姑父也都是高校的博导。
这个家族,在学术界确实很有实力,有着高人一等的眼光、资讯和人脉。有他们一路叠buff,专业卡bug,董小姐何其有幸。
董小姐进了协和,与众多大佬合作多篇国际论文,横跨胸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妇科、肿瘤、泌尿科,真是“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习惯了卡bug的董小姐,在正常的规培轮转计划上,也想走捷径。
根据同院医生的举报信,按照正常规培轮转计划,2024年7月董小姐应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但董小姐不想去。
在肖医生跟兼职乐队键盘手的麻医生交涉失败之后,董小姐“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并跟中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打招呼,最终达到了7月不去脊柱外科转科的目的。”
中国新闻网报道称,若查实“打招呼”现象,不仅有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公平原则,也暴露出涉事医院监管漏洞。并且该违规行为涉及的绝不止于肖、董二人,还涉及到究竟是谁打的“招呼”,谁开的绿灯?这种特例还有多少?
回顾董小姐目前走的每一步,并不是一开始设计好一个目标,而是怎么方便,就怎么走,哪里有bug,就往哪里钻,需要什么buff,就去叠加。
如果没有肖医生那档子事,她大概率不会在临床呆太久,而是继续与大佬科研团队合作,论文不停产出,评选荣誉加身,再转到医院行政岗位,或者高校科研,甚至管理部门。
国家卫健委已成立专项调查组,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堵上某些bug。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