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在剧情BE的这一刻被成功具象。悲情更悲,但希望更燃,就像剧中所说“爱与光明是不会寂灭的”。

作者|夏尔、编辑|孤鸽

“开头一堆人,结局一堆坟。”“我站在故事开头,望向他们必死的结局。”对于近期收官的古装剧《淮水竹亭》(原名《狐妖小红娘:竹业篇》),网友发出如此感慨。

作为《狐妖小红娘》漫改系列的第二部,《淮水竹亭》在立项伊始就备受关注。一方面,大家对刘诗诗的“天选淮竹”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剧中吴宣仪、侯明昊、沈月、丁禹兮、章若楠、孟子义等演员皆已凭其他剧集成名,令该剧群星璀璨,颇有几分“流量开会”的意思。

遗憾的是,《淮水竹亭》并未实现期待中的大爆,即便5月11日释出直通大结局的加更礼,站内热度也只攀升至8901。但就改编成色看,《淮水竹亭》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原创剧情到侠义叙事再到水墨美学,都掺杂着不少巧思,因而才能让追剧的观众心中满是“意难平”,大呼能不能改结局。

当悲剧注定、宿命难逃,你会如何选择?《淮水竹亭》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答案。

侠义群像录

相较传统古偶来说,《淮水竹亭》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侠义叙事——构建起了以青年为主体的侠义群像,而剧中加入的原创剧情,亦很好地发挥了这一点。

《淮水竹亭》根据庹小新创作的同名漫画《狐妖小红娘:竹业篇》改编而来,在《狐妖小红娘》漫改三部曲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月红篇》,启发《王权篇》。

该剧主要讲述在一个人妖共存的世界里,两大家族东方家和王权家的掌舵人东方淮竹(刘诗诗饰)和王权弘业(张云龙饰)为了重振一气盟,携手努力、安定局势的故事。

一气盟是各大家族为维护和平而组建的联盟,但盟内暗流涌动,存在着想要夺权的破坏者。在此情形下,集合8位热血青年的面具团被建立了起来,一边向旧势力发起挑战,一边为建立人妖和平共处的理想世界而努力。

仅就剧情简介来看,《淮水竹亭》的核心叙事并不复杂,依旧是“热血青年拯救世界”的模式。但落实到具体文本上,它却非常考验编剧的创作能力。因为原作《竹业篇》只有短短12话,时长加起来仅3个小时,可真人剧《淮水竹亭》却是一部长达36集的电视剧。

为此,编剧不得不在内容上做调整,增加新的人物关系、情节架构,令文本丰盈起来。

人物方面,《淮水竹亭》融合了原作其他篇章的人物故事,加入了杨雁与木小五、木蔑与翠玉鸣鸾等CP。杨雁在原作中是东方淮竹的前辈,在剧中被改编成了东方淮竹的闺蜜。木蔑则是杨雁与木小五的儿子,面具团穿越时空后遇到了他和翠玉鸣鸾。

杨雁与木小五感情深厚,但因身份悬殊遭到了杨雁家族的反对,而木小五也因在工作中放走小妖惹上了麻烦。深爱彼此的他们最终天人永隔。编剧用这段悲情故事,带出了门阀等级观念、人妖对立等核心矛盾冲突,并对男女主之间的情感关系起到助推作用,让他们认清现状,羁绊更深。

剧情方面,《淮水竹亭》也不乏一些“神改”。比如,让“面具团”王权弘业、王权醉和杨一叹为救东方淮竹穿越到20年后的设定就是原创剧情。穿越后,他们遇到了团队成员李去浊,窥得惊人内幕:原本活泼开朗的李去浊变成了一个双腿残疾、惨木沧桑的人,从李去浊口中他们得知了面具团与黑狐近乎团灭的悲情一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具团最终还是踏上了终极一战的那条绝路。创作者以这段穿越“剧透”凸显出了东方淮竹和面具团的侠义精神——他们不是不知利害的天真少年,而是在知晓利害后,依然选择捍卫心中的道义,向不公说“不”。

就像有网友对剧集热切评论说:“最燃的是,知天命而不顺天命;最悲的是,逆天命却无法改天命。”

盛大的BE美学

开局有多爱,结尾就有多痛。这是《淮水竹亭》带给观众的普遍观感,全剧行至结尾处就是一场盛大的BE美学:从杨雁与木小五的“婚礼变葬礼”到黑狐施展攻心术让面具团两两相残,再到东方淮竹身死、与王权弘业彻底诀别,每一幕都能让人秒变小哭包。

这种悲情效果之所兴能够达到,得益于创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人物群像。剧中很多人物都有双重身份或双重性格,因此形象显得丰满立体。

以东方淮竹为例,前期她是淡泊名利的清雅美人,但进入碧落城后,被天妖九惑控制,她因失忆而黑化为天妖的左护法“东方坏竹”。黑化后的她是一个为自己而活的反派大女主形象,擅长利用男人,并会毫不犹豫地重伤男主。人物前后的极大反差,带来剧情的跌宕和新鲜感。


黑化后的东方淮竹与男主

王权弘业也是如此,戴面具和摘面具的他性格迥然不同。戴面具时,他以“剑先生”的身份出现,行侠仗义,洒脱不羁。这种形象令他收获了东方淮竹的注意与爱慕。然而,当他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时,却会失去剑心,变得忧郁、深沉,无法讨得对方欢心。

类似的设定还有很多,比如张正、翠玉鸣鸾等。不过,“双重”人设虽然能更大程度地侧写人物,但使用过于频繁,也会令人审美疲劳,有观众就发出“怎么又是这种人设”的吐槽。

与“双重”人设相关联的是剧中的“攻心为上”。创作者意欲借“双重”人设带出一种人性是流动的、复杂的、难以预知的效果。剧中的反派Boss黑狐就是一个操控人心的好手,由怨念集结而生,是集体意识中最黑暗的部分。

主角团要想战胜她,就必须战胜自己心中的成见。面具团最终死了六人,并非武力值低,而是被心中的恐惧与怨恨操控。正如黑狐所说,“人心本泥沼,又何处守清明。”

黑狐“攻心为上”的本事也反哺叙事,进一步增强了剧中的BE美学,最终令爱人、亲人、朋友互相折磨。无论是“以我生命唤醒你的爱情”,还是“用我的命换你活着的亲情”,亦或“哪怕付出生命也要护你周全的友情”,都将主角团的大爱推向顶峰。

个体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在剧情BE的这一刻被成功具象。悲情更悲,但希望更燃,就像剧中所说“爱与光明是不会寂灭的”,年轻人永远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也有终结黑暗的决心。

漫改剧的选择

作为一部漫改剧,结合了改编和原创,《淮水竹亭》的创作思路自然不会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因此也便有“神改”和“魔改”共存的现象。

比如“七月初七,淮水竹亭”这场戏,在原作中是男女主的定情名场面,两人彼此欣赏、暗生情愫,定下了“七月初七,淮水竹亭;笛鞘相依,万难不改”的浪漫约定。但剧中却改为男女主不欢而散,以“七月初七,淮水竹亭,就此作罢”做结,破坏了原本的暧昧氛围。

看过原作的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也有一头雾水的时候。按设定来说,东方灵族的灭妖神火是妖毒、妖气的天然克星,东方淮竹的一缕青丝就能克制百目妖君的千年妖力。可强大如她,后期却被妖力感染,陷入失忆、黑化的窘境。

百目妖君曾献出妖丹换得南垂妖民们的安全,东方淮竹则让他化作原型重新修炼妖丹,但后来东方淮竹又说妖丹不可再生,妖离开妖丹不能存活,在叙事逻辑上存在矛盾之处。

在视觉呈现上,剧集置景整体呈仿宋风格,侧重于凸显简练、雅致、淡薄的美学质感,如水墨画一般。东方淮竹名字里的“竹”也作为重要意象贯穿始终,比如淮水竹亭、神火山庄、王权山庄都是绿竹环绕,营造出了一种“风过竹海”的意境,很有东方风韵。

同时,剧集也贡献出“百目结界”“竹叶化剑”“神火燎原”“妖丹化雪”等经典的招式和武力场面。有些原创打戏也很有嚼头,如淮竹红绸舞剑那一段,蹁跹摇曳,以柔克刚,制造了很强的氛围感与对抗性。


淮竹红绸舞剑段落

不过,到了一些静态场面,剧中特效却又显露疲态。“竹亭之约”时东方淮竹乘船的那场戏,就被网友拎出来点评,认为分层明显,抠图痕迹重,做得不够用心。部分场景的柔光滤镜过重,也引发了“过度磨皮”“影楼风”等争议。

就整体观感来说,《淮水竹亭》的选角、运镜、服化道在古偶剧中都属上乘水准,立住了创作的基本盘,但也缺少新奇的爆点情节,未能引发讨论,这也是它没有大范围出圈的原因。

眼下,《狐妖小红娘》三部曲还剩一部《狐妖小红娘:王权篇》待播,由成毅、李一桐主演。与前两部的大女主设定不同,《王权篇》是一部男主剧,主人公是一位武力逆天的天才少年,势必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成色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