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钱有了,家没了!”3月31日报道,北京一女子瞒着在家全职的丈夫,给患癌母亲转账122万。事后被丈夫发现,认为女子侵犯了夫妻共同财产。女子不认同,自己因为做生意多次向母亲借钱,给母亲转账是为了还账。双方闹上法庭,法院这么判了!   (信息来源:大参考——妻子瞒着丈夫给患癌母亲转账100多万,赡养父母VS夫妻财产?丈夫将岳母告上法庭,法院:15万为赡养费 剩余钱财平分。)   河北一女婿把病危的岳母告上法庭,为的是追回妻子给母亲治癌的122万。一个曾经看上去还算和睦的家庭,怎么会为了一笔救命钱,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这122万撕开的,不只是夫妻间的信任,更是一道早已存在的家庭裂痕。   这道裂痕,首先源于一个失衡的家庭结构。   妻子高女士是北京一家知名美容院的店长,事业有成,是家里绝对的经济支柱。而丈夫杨先生,工作换了又换,最后索性当起了全职奶爸。   当初,高女士欣赏的正是杨先生的幽默温和与顾家。可婚姻的柴米油盐很快就让滤镜碎了一地。在这个家里,杨先生名义上操持家里的大小十五,可对于家里的大事,尤其是大额开销,他没有半点发言权。   这份无力感,慢慢磨损着他的自尊。也正因此,高女士对娘家父母的慷慨孝顺,在他眼里也渐渐变了味,成了一根说不出口的刺。   这道本就存在的裂痕,在2024年3月被彻底撕开了。高女士的母亲确诊肺癌,高女士彻底陷入了恐慌和痛苦。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砸锅卖铁,也要救母亲。   可在她的丈夫看来,这种病,大概率的结果是人财两空,最终会把他们自己的家也给拖垮。当高女士开始一笔笔地把钱转给母亲时,杨先生忍不住抱怨她把全部的钱都转给自己的母亲,“你这样下去,咱们家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句话点燃了高女士积压已久的情绪。她觉得丈夫在自己母亲患病以后竟如此冷血,自己真是看错了人。她崩溃地喊道:“你有没有良心?那是我妈!”她忍不住提到自己有支配自己赚的钱的权力。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破了杨先生心里的敏感和自卑。情急之下,他也甩出了那句最不该说的话:“那是你妈,又不是我妈。”一句话,让夫妻关系瞬间冰封,也为高女士接下来的行为埋下伏笔。   在高女士母亲患癌的这段时间,她陆续给母亲转了122万元。当杨先生发现这个惊人的数字时,恐惧和愤怒彻底淹没了他。他一纸诉状,将岳母告上法庭,要求返还这笔钱。   法庭上双方针锋相对。高女士辩称,自己为母治病天经地义,况且这笔钱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婚前母亲资助她开店的借款。杨先生则一口咬定,这122万是夫妻共同财产,妻子未经他同意擅自处理,严重侵害了他的合法权益。   法院的判决,试图在冰冷的法条与滚烫的人情之间划出一条线。高女士的行为,确实越界了。但法院也认可子女对患病父母的赡养是法定义务,她的做法情有可原。   最终法院认定其中15万元属于高女士应尽的赡养及医疗费,并采信了部分还款事实后,判决其母需返还35万元。   官司打完了,杨先生在法律上赢回了部分财产,却“输了道德”的骂名,他失去的很可能是一个能干的妻子和一个完整的家。   高女士作为女儿,对母亲倾其所有或许问心无愧,但作为妻子,她因为缺少了沟通和尊重,亲手把自己的丈夫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场官司里没有赢家,只留下一个沉重的警示。当至亲的重病与小家庭的未来迎头相撞时,夫妻之间那条责任、权利与情感的界线,到底应该怎么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