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学农以前只觉得梅雨季节潮湿,学农以后才明白洪涝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把科学的抗灾减灾知识带到田间地头去,这是我们农技推广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暑期,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的陈润等9名学生共同组成了“三下乡”队伍。在指导老师柯健的带领下,他们深入受灾一线,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发放技术“明白纸”。

在安徽农业大学,今年这样的“三下乡”团队还有很多。在金寨县大畈村的水稻田里,来自该校农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卷起裤脚走进田间,仔细观察水稻受灾情况,记录水位、根系受损、倒伏等情况,并向农学院院长武立权教授、许永汉教授等水稻专家请教,制定针对性灾后补救措施。在确定好救灾方案后,团队研究生、本科生齐上阵,在水稻田开展扶苗、排涝等灾后补救工作。

“农学人不仅要有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还得有服务乡村振兴的本领。”安徽农业大学2023级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生刘志伟说。

大学生在田间地头。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供图

前不久,皖南地区积水严重,皖北地区却旱涝急转。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加上强降雨,导致宿州地区大豆出现苗黄苗弱等问题。2023级农学专业基层农技推广班的同学们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玉米、大豆等作物实践学习和灾后救助工作。

据悉,今年安徽农业大学共组建了164支队伍,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全省各受灾地区开展减灾保丰收工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