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只知道张爱玲独来独往,却不知道她还有个骨肉至亲的弟弟,她晚年客死异乡,遗产270万悉数赠予朋友宋以朗先生,遗嘱却一句都没有提及自己的弟弟,兴许是这份对亲情的漠视,给了我们一种“她应该是独生女”的错觉。 没人能从宋以朗先生嘴里撬出多半句关于张爱玲的事,也许这就是张爱玲信任他与他深交的重要原因,在我们看来,张爱玲对待好友能做到毫无保留、掏心掏肺,可见她并非薄情寡义之人,但反观她对弟弟的凉薄,任谁看了都疑惑不解。

张爱玲 张爱玲父母的结合 张爱玲是在一个离异家庭里长大的,她随母亲生活,性格和想法大都随母亲多,弟弟则随父亲重组家庭,过的是爹不理妈不疼的生活。 张爱玲的父母起初结婚从的是老一辈的门当户对,若是追溯两人的家世背景,如果清朝没有灭亡,那他们就算是皇亲国戚了,虽然到他们这辈没了这层权利身份,但祖传下来的家产还是很厚的,不用干活都够吃喝一辈子的。 两人新婚不到五年,就有了一女一儿,父亲在政府挂了一份闲职,事少钱多离家近,老婆孩子热炕头,惬意生活好让人羡慕。 母亲虽是个裹小脚的旧时女子,但受到五四学潮的影响,对新事物接受度很高。平日里,她经常会教孩子读诗词、弹钢琴,写英文。张爱玲八岁时就能够写英文短诗,母亲功不可没。

张爱玲 张爱玲父母的离异 只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十分短暂,父亲扛不住外面世界的巨大诱惑,一搬到上海,就学会了抽大烟逛窑子,家里的开销如流水,不少值钱东西都前后进了当铺。 母亲一气之下,跑去国外留学了,父亲没人管后,更加肆无忌惮,就这样两个孩子的存在被大人们都遗忘了。当时张爱玲和弟弟也不过是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就陷入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局面。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她们父母还离婚了。 母亲留学回来后,看到父亲变本加厉的颓靡生活,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决心。她走的时候两个孩子都没带,一个决绝的背影在孩子看来就是妈妈不爱我,自己被抛弃了。 本就无儿女心的父亲离婚后,更加沉迷吸鸦片,孩子都快上不起学了,也不管。反倒是离婚没两年,就给他们娶了个继母进门。孩子不是自己的总归亲不起来,时不时就会和孩子发生冲突和摩擦。

张爱玲 张爱玲性子随生母,只要她看不惯的,是会跟父亲后妈硬刚的,张子静则爱做老好人,两边都不站,这样的行为最后就是把两边都给得罪了,姐姐对弟弟开始有了成见。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张爱玲十六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张爱玲要出国留学,需要钱,但是父亲和继母都不想出。争吵拉扯之下,张爱玲受了伤,继母也很生气。 张爱玲说父亲因此把她关了一段时间,实际上,张爱玲在跟父亲吵架后是得了疟疾,发烧拉肚子,为了杜绝传染,张家才将她单独隔离起来。 再加上那时的医疗并不好,即使有钱如他们家,也要花大价钱,才能搞到药物,所以隔离治疗是最好的办法,当时还在闹脾气的张爱玲自然就会夸大了父亲的罪责,张爱玲逃出去以后,可苦了弟弟张子静,父亲直接迁怒到了他身上。 只是后面的事包括弟弟不怎么受待见,张爱玲全然不知,她讨厌张家的所有人,连带和她一样可怜的弟弟。

张子静 张爱玲和弟弟的交集 张爱玲逃离张家后,就和母亲呆在了一块,和弟弟的交集越来越少。她只记得上住宿中学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回趟家都能听到关于弟弟不好的传闻。 逃学、忤逆、没志气、不修边幅、看不入流的连环画,这些个不好的标签全都打在他身上,张爱玲只会觉得他不争气,和那个令人讨厌的父亲一样让人觉得不可原谅。 仔细想,下人们私底下这么传一个少爷,可见张子静在家里是有多不受待见,张爱玲对这种情况保持沉默,更多是视而不见,张子静从小就伶俐聪明,长得也比张爱玲好看,讨喜,他做出的这些劣迹,在张爱玲看来他完全是为了要博取更多的关注,她听他的事就好像在听弟弟的戏。 后来,张爱玲也配合他演出,情绪表现得比谁都气愤,激烈地诋毁他,家里的那些人,又都倒过来劝她了,这些事传到父亲耳朵里,本就无儿女心的他对儿子的教育便完全放手不管了。 想来张爱玲的母亲没有狠抓儿子的教育,也是觉得张家会是个重男轻女的地,让他父亲怎么安排都不会差的,谁知前夫对张子静的教育敷衍了事,只在家中延师教子。

张爱玲 所以,后来张爱玲跑去跟她,她也接受得很快,可能她觉着张家重男轻女,女孩儿跟了她才不会委屈,男孩儿自有他爸照顾,肯定没问题,所以张子静也跟着跑来说自己不回去的时候,被母亲三言两语劝回了。 张子静就这样成了那个夹缝里漏下来的孩子,那样的孤独和无助。母亲原话是说自己的经济能力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育费,这个名额已经被他姐姐占据。一番话把两孩子都说哭了,张子静哭的是自己彻底被母亲抛下了。 而张爱玲哭的是没得选择的身世,也许这件事给张爱玲活生生地上了一课,让她学会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保持理性而不是动用激情。 后来张爱玲当上了大作家,弟弟在家里的安排下留学和得到了一份收入相当不错的工作,他也爱好写作,也喜欢品读姐姐的文章,曾经也和友人办过杂志社,跟张爱玲邀过稿,但被拒得很干脆,理由就是不入流的杂志不配刊登她的作品。 张爱玲对张子静的态度,就是我们可以聊所有,但是你不能走进我的生活圈,界限划得很清,一来是恨铁不成钢,觉着吧,家里就你一个稍让我记挂着的也堕落了。二来,她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觉得只要和金钱利益挂钩,关系就会变质,她不想连最后一点亲情都抹杀了。

张子静与张爱玲 张爱玲是爱过弟弟的 张爱玲是爱过这个弟弟的,不然她也不会在听到下人讲述他劣迹的时候,表现出气愤,尽管最后全怪到弟弟身上,那股恨铁不成钢的气,感觉张子静从未体会到。 所以后来张子静才会越来越堕落,姐姐成名后对他的疏离,更多是不让他有懒惰和依赖心理,自己不努力又什么都想要,怎么可能?所以张爱玲到死都没有留遗产给弟弟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育。 张爱玲写过,弟弟总是趁没人的时候,撕掉或是乱涂她作的画,她什么都没说,反而后来把这事写进了书里,她当时也在想象弟弟心理上感受的压迫…… 也许弟弟嫉妒姐姐表现得十分明显,姐姐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父母长辈都格外喜爱姐姐,这些都是造成他讨好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张爱玲后面有写。

张爱玲与张子静 尽管如此,她还是会和弟弟一起高兴地玩游戏,具体到玩什么,这么久远的童年她都记得很清楚,说明对弟弟的喜欢不是一点两点,也许是对亲情的不擅表达。 张爱玲是爱过这个弟弟的,也许后来的种种表现是爱之深,责之切,像极了她的母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