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连续几天的讲话和社交平台发文中,不断向阿富汗施压,要求其交出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控制权。对此,中方与三国发布联合声明,明确不许美军重返阿富汗。那么,美国是否真的有能力重返阿富汗?阿富汗以及周边国家会如何应对美国的威胁?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急于扭转外界认为美国在阿富汗撤军时失去战略主动的印象。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曾是美军在阿富汗的核心设施,可容纳数万美军士兵和大量军事装备。在特朗普看来,这一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但从客观条件看,美国要想重返阿富汗并不容易。首先是军事层面,若想重新控制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美国至少需要部署一万以上的士兵和先进的防空系统,这等于重新发动一场全面入侵。这样的行动不但耗资巨大,而且风险极高。在美国国内,经过二十年阿富汗战争的消耗,社会和国会对再次投入兵力几乎没有耐心。
其次是外交层面。阿富汗已经与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些国家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也在安全议题上形成共识。如果美国试图硬闯,不仅会激化与阿富汗的矛盾,也会直接触碰到这些国家的核心利益。
阿富汗方面的立场非常明确,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军事领导人,都公开表示“不会割让一寸土地”。他们反复援引《多哈协议》,强调美国已经承诺不会再对阿富汗使用武力或干涉其内政。如果美国试图重新驻军,阿富汗武装力量将不惜再战二十年。这种强硬的表态背后,有着阿富汗人长期反对外来军事存在的历史传统。即便是在美国撤军后的混乱时期,阿富汗社会依旧坚持主权和独立,认为任何外部军事力量的介入,都会破坏国家稳定。
当地时间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四国外长召开非正式会议,并发布联合声明,明确反对在阿富汗和地区再建军事基地。声明强调,阿富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那些对阿富汗局势负有责任的国家,不应再插手,更不能以所谓“反恐”或“战略需要”为借口重新驻军。这份声明直指美国,实际上就是对特朗普威胁的直接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炒作巴格拉姆基地时,刻意提及中国。他声称基地位置临近中国的核武器设施,暗示这是美国必须夺回的理由。这种说法缺乏事实依据,却暴露了其真实意图:试图把阿富汗变成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
然而,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尊重阿富汗的主权,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借口重新驻军。中国的立场不仅是出于邻国关系的考虑,也是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责任担当。在联合声明中,中国与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一同强调,阿富汗问题必须由阿富汗人民自主解决,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
而阿富汗社会也深知,美国所谓的“安全承诺”带来的代价有多沉重。回顾2021年美军撤离时的混乱,不仅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涌入机场试图逃离,还发生了恐袭与踩踏,数百人因此丧生。大量美式武器装备遗留在当地,为地区安全埋下隐患。正因如此,阿富汗人如今更加坚决反对美国卷土重来。他们强调,国家的未来要靠自身努力,而不是再次依赖曾经带来战争和混乱的外部力量。
换言之,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阿富汗并不想再次成为战场。无论是塔利班发言人还是政府官员,都在强调独立、主权和发展。美国的威胁可能一时掀起舆论波澜,但难以改变现实格局。更重要的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态度已经形成了一道防线,不仅针对美国,也针对任何试图利用阿富汗制造地缘紧张的力量。
总之,特朗普的威胁表面上声势浩大,实则难以落地。阿富汗方面不会妥协,周边国家态度坚决反对,美国国内缺乏再次发动战争的条件。这场风波反而凸显了一个现实: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区域合作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参与,而不是依赖美国的军事存在。对于中国和其他邻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通过推动经济合作、加强安全协作,他们正在为阿富汗的长期稳定提供新的可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