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资讯分析师 赵梦瑶

【导语】国内成品油收率延续下行趋势,凸显能源消费结构深刻变革。据卓创资讯监测,8月22日当周中国汽柴油煤总收率报55.18%,不处于年内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三大油品走势呈现明显分化:汽油收率步入2025年后持续单边下降,柴油需求保持低位平稳,而航空煤油则自5月以来表现亮眼,逆势增长明显。这种结构性变化背后,既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经济转型与能效提升的长期趋势,也体现了炼化产业为适应市场而主动进行的战略性调整。

据卓创资讯最新监测,8月22日当周中国成品油(汽柴煤)总收率报55.18%,环比前周微降0.09个百分点,较年初下滑0.9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处于2025年截至当前收率曲线的15.62%水平,意味着今年大部分时间里,收率都高于当前值。

纵观2024年至今,中国成品油收率呈现持续震荡下行趋势。进入2025年后,虽然下降幅度有所放缓,但整体水平仍在不断下移。这种趋势背后,反映了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炼化产业调整和经济运行态势的深刻变化。

国内成品油收率持续下降

汽柴煤三大油品分化明显

汽油收率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国内汽油收率为20.25%,较年内最高点下降1.93个百分点。进入2025年后,汽油收率呈现单边下降态势,表明汽油市场需求疲软态势持续。

柴油收率相对平稳但低位运行。截至8月22日,国内柴油收率为26.11%,较年内最高点下降2.67个百分点。柴油在2025年表现较汽油相对平稳,但回顾2024年,其波动幅度较大。当前柴油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物流运输和工业生产活动尚未全面复苏。

煤油收率逆势上涨。与其他油品不同,煤油收率在2025年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5月至今阶段增长明显。截至8月22日,国内煤油收率为8.82%,较年内最低点增长2.01个百分点。这一表现与航空业持续复苏密切相关。

国内成品油收率持续下降

多重因素导致收率持续下行

经济转型与能效提升。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传统能源需求增长放缓。同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传统汽油车市场形成替代效应,直接影响汽油需求。

炼化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投产,中国炼油能力继续增长,但与此同时,炼厂更加注重化工产品的生产,相应降低成品油收率。特别是在当前化工利润相对较好的情况下,炼厂倾向于多产化工原料从而减少成品油产出。

季节性需求波动。8月份处于夏季用油高峰尾声,汽油需求随着暑假出行季结束而逐步回落,这也是汽油收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出口政策影响。近年来中国对成品油出口政策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炼厂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收率水平。

短期内,成品油收率可能继续保持低位运行。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来临,需求可能有所回升,但预计难以改变整体下行趋势。长期来看,中国成品油收率很可能继续呈现缓慢下降态势。这是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符合双碳目标下的政策导向。成品油收率的变化,是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这种变化既带来挑战,也创造机遇。炼化企业需要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才能在变革中赢得先机。生产企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高端化工产品和特色炼油产品的比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