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林宛央●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 配图 ╳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顺手,那就记得点个赞”
我是宛央。
一直有读者问我:“你看了那么多次《甄嬛传》,觉得里面有没有一些很耐人寻味的金钱观?”
我想了想,发现还真的有。
华妃、甄嬛、眉庄,三个人就是完全不同的三种金钱观念。华妃有句名言:“穿衣如做人,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的才好”,华妃的金钱观念,也从此来。
她事事都要最好,吃穿用度甚至达到铺张浪费的程度,与宫中之人打交道,主要靠砸钱。

每次看《甄嬛传》,我都觉得,华妃的钱是流水一样花出去,但却并没有收到涌泉一样的回报。因为给的太多,养肥了别人的心,让那些人认为这是他们应得的。最重要的是,华妃没有应对金钱危机的概念,这让她在年家失势时,日子根本无法过下去。
沈眉庄是另一种,俭省,这在她短暂打理后宫时,有很明显地体现。
她裁减了宫中一些用度,看似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但因此得罪了宫中其他人,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因为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宫中关系都是盘根错节的,看似一个小小的用度裁减,其实是断了很多人的财路。而且沈眉庄的俭省有时候很没道理,金钱是有弹性的,整个趋势往上走的时候,过度节俭是一种拖后腿,钱应该用来生钱。
最会花钱的是甄嬛。

甄嬛也会用钱收买人心,但是她不张扬,不滋养人性的贪心,也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花不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生活的钱。
而且甄嬛花每一笔钱,都会事先了解那个人,对症下药,利用曹贵人戳破浣碧那次,就是猜准了曹贵人不敢在华妃面前用好的香粉,一定会偷偷留下甄嬛送来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物件。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华妃钱最多,但还始终抱怨钱不够花,甄嬛中等家境,却能不管处于哪种环境,都活得好好的。
除了对人性足够了解之外,我最佩服甄嬛的,是她对大环境的判断极为准确。尤其是后来把苏培盛变成自己的人,不是因为她有槿汐这张牌,而是她看懂了当时的局势,也赌苏培盛看懂了局势,都是聪明人。
她知己知彼,所以她的一生,可以穿越周期,最终抵达柳暗花明。多说一句,所有看起来赌对的人,都是很会判断环境的人。
如果说《甄嬛传》里有什么特别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我觉得根本不是里面的情感关系,而是甄嬛、端妃这些人穿越人生周期的能力。
因为这两年大家可能都有个感觉——从经济的角度讲,我们正处在周期里。而金钱周期势必又会引发很多其他问题,所以基本上,相当多的人,都处在人生的周期里。
我最近在重庆生活,因为这边的人普遍比较热情爱吃爱玩又爱聊天,因此在重庆我能观察到很多人真实的经济情况。一个开江湖菜馆的姐姐和我说,她做餐饮生意这么多年,最艰难就是这两年。她们家的菜其实很好吃,但因为菜都是每天早上新鲜现买,然后现炒,成本比别家略贵了几块钱。以前大家不在乎这几块钱,更想吃个好吃健康,但是今年特别明显,因为这几块钱他们少了很多生意,现在属于苦苦支撑阶段。
我本来打算办个健身房的半年卡,然后也被邻居拦住了,说现在大家手里没钱,运动主要都是自己随便练练,健身房很难有大量新增会员的,所以很容易跑路。
我想了想,确实也是。各行各业都在消费降级。
所以各行各业的人,穿越这样的周期,都不容易。
但,人是活的,总要想办法。所以最近,连我这种以前不怎么接地气的人,都开始了解经济趋势,读很多经济相关的书籍了。
最近在跟我的老朋友孙明展老师读《复盘》这本书。
扫码免费领取《复盘》
为什么我说是跟读呢?因为《复盘》这本书确实比较晦涩,需要一些专业人员帮助我们共同理解。
这本书里,解释了很多经济现象,分析了各种经济趋势还有经济环境的成因。但最打动我的一点是,这本书以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为鉴,总结和分析了那些了那些穿越周期,熬过了这三十年的普通家庭和普通人,到底是做对了什么。
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最有借鉴意义的。关于现在和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应该如何守好自己的家庭资产,渡过眼前的困境,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怎么说呢,因为跟着孙明展老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在大方向上,我这些年确实每一步都没出错。
再说一下我为什么会选择孙明展老师。第一,我最早接触经济类书籍,就是被他影响,之前我也给大家推荐过他,很多人都跟着他学习过家庭财务规划相关的干货。
第二,他是中山大学统计系、数学系专业硕士导师,具有资深的专业背景。由他来解读这本书,实在是最合适不过。而且他的语言体系比较深入浅出,务实且接地气,没那么多所谓“新词”,所以大家很容易真的学到东西,而且实操性也会比较强。
扫码免费领取《复盘》
对了,大家在家庭财务上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直播里请教孙老师。他还会手把手带大家梳理自己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5月14日周三晚19:30,一起聊聊关于钱的事儿,我们不见不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