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拉兹(Raj Narayan Sah)

店名:上海拉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

尼泊尔企业家拉兹(Raj Narayan Sah)30年前公派到中国留学学习电机工程专业。工作多年后,他选择到上海创业。他长期赞助尼泊尔驻北京大使馆在上海以及其他城市开展的经济、文化活动,向中国人民介绍尼泊尔,也让更多尼泊尔人了解中国。

如今拉兹一家定居在上海,两个女儿也在上海读书长大。得益于上海的国际化,拉兹和夫人都鼓励孩子“从上海走向世界”。

图说:拉兹和小女儿在朱家角

公派留学中国,学习电机工程

拉兹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在尼泊尔东部地区的萨加玛塔锡拉哈。家中的4个孩子中,他是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父亲是从事建筑材料生意的商人。高中毕业后,拉兹用了3年时间在尼泊尔的帕坦(Pulchowk Engineering Campus)取得了工业工程方面的文凭。因为学习成绩优异,1991年他获得公派到中国留学的机会。

在北京语言学院完成中文学习后,1992年,拉兹到浙江大学学习电机工程专业。“能够到中国学习,当时对于我来说非常难得,所以我也特别珍惜。”拉兹说他在4年本科学习期间没有回尼泊尔看望过家人,直到获得保研资格后才再次收拾行囊,回国探亲。

当时和拉兹一起到中国留学的尼泊尔学子一共有16人,分布在不同省份学习。“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到同学所在的城市互相拜访,抒解思乡之情的同时也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拉兹说,学校的奖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在企业的实习经历让他决心在电力行业发展,“因为学的是电机工程,在发电厂的实习期间,我认识到学以致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拉兹说。

图说:拉兹和同事在公司十周年庆典上

从香港到上海,创办自己的企业

1998年,拉兹硕士毕业,取得工科学位。一家在中国香港的德国变压器企业相中了拉兹。会说尼泊尔语、汉语、印度语和英语的拉兹在语言方面颇有优势,更重要的是他在电力及变压器领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当时,欧美企业的变压器产品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竞争力,在德国企业工作的经历让我对什么是‘好的产品’有了更好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市场的广阔。”拉兹说。

2011年,拉兹在上海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上海拉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公司位于东方路靠近滨江大道,办公室的窗外就是浦东滨江昌岜段。“2012年,我买下了这里的办公室,就做好了长期发展、经营,扎根上海的准备。”拉兹自信地说。

在公司成立10周年的聚会上,拉兹发现当初招进的员工9成以上都没有离职,“为了感谢员工的忠诚也为了更好地凝聚我的员工,我为他们订制了刻有他们名字的纯金金牌。在公司的上海办公室,员工以上海本地人居多,当然也有我的尼泊尔同胞。”拉兹说。

拉兹的公司目前与中国电网、上海电力、南方电网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变压器以及电力设备等领域有很好的业务往来。同时,公司在香港、济南、常州设立了3个办事处。为了回报自己的祖国,拉兹还在尼泊尔参与了3个水电站的建设,其中两个项目已经运营,一个在建。

图说: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为拉兹颁发的捐赠证书

回报社会,侯任名誉领事

“我是‘地地道道’的浦东人!”拉兹笑着说。

搬进东方路8号办公楼创业的场景,拉兹依旧记忆犹新。同时,他也记得刚搬到张江定居、成为“张江人”时的“受宠若惊”。刚搬到张江镇不久,张江镇境外人员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社区设施和社区服务,邀请他们参加社区活动,宣介中国的涉外法规和政策。“我当时感觉,他们不仅仅是用英语在和我交流,而是用‘心’在和我沟通。”拉兹说。一来二去,拉兹和境外人员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经常参加张江镇组织的各类活动。张江镇在春节期间组织的“村晚”,让拉兹一家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为了回报社区,拉兹报名成为志愿者,帮助新来的外籍人士适应最初的“融冰期”。“我的大女儿2003年出生,小女儿2011年出生,和我的企业年龄一样。”拉兹笑着说。拉兹的两个孩子都在浦东念书。如今,大女儿已经考上香港理工大学。小女儿就读八年级。“她们都说自己是浦东人!”拉兹很明白孩子们对浦东的感情,但同时他又不忘告诉她们“尼泊尔是爸爸妈妈出生的地方”。

多年来,拉兹一直在回报尼泊尔给予他公派留学的机会。2017年,他赞助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组织的尼泊尔历2074年新年庆祝活动;2021年,向尼泊尔政府捐赠价值人民币20万元的制氧设备;2022年,向尼泊尔重力流—水项目捐款。鉴于拉兹在企业经营以及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成就,经过社会推荐,2021年8月,拉兹被任命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SHIAC)的仲裁员。2022年,拉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陪审员的资格认证。

今年端午假期,拉兹和夫人带着小女儿在上海青浦区的朱家角古镇游玩。在临水的茶楼,拉兹对女儿说,“这里很上海!”对于两个孩子的未来规划,拉兹和夫人都鼓励她们“从上海走向世界”,同时他们也坚信“国际化的上海”会张开双臂欢迎她们的回归。

宋伟/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