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年参考”转“今日日本”文章《日本老人起诉电视台:不说“国语”说“鸟语”》:一位日本老人因为看不懂电视台的“外来语”,于是直接起诉了电视台,要求电视台赔偿精神损失费141万日元。

2017年,日本作家荒井义子《人工智能与无法阅读教科书的儿童》一书中调查显示:受访2.5万初中高中学生中,三分之一连教科书都无法正确理解,三分之一学生连问题都读不对,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用电脑完成基本任务。还有,三分之一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受访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电脑。

2019年,“参考消息网”转“日本时报”文章《发达国家居然有这么多人缺乏这样一项基本能力》: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日本受访者无法理解基本的日语,于是许多日本网友因此警告说“知识末日”即将来临。除此之外,文中还提到16至65岁发达国家成年人中约50%的成年人无法读懂简单的句子等,内容极为惊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

问题在于:一直以来,各种文章资料都在宣传日本如何重视教育,但结果却是日本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理解基本的日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中原因很多,包括日本教育被神话,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遭遇“语言危机”!

二战前日语与汉字

日本古代没有文字,只有口语,使用全部汉字书写的《日本书纪》记载“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

公元285年,应神天皇时代,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王仁把中国《论语》、《孝经》等带往日本,是为日本接触汉字之始。三国时代以后,汉字、汉文化正式大量传入日本。唐朝时期,日本发明“假名”(分片假名与平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就是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故而称之为“假名”,相反汉字就为“真名”。

总之,日语既非单纯表意文字,又非单纯表音文字,而是由汉字与假名组成的一套意音文字。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为了脱亚入欧,掀起了西化运动,于是日本国内兴起该不该使用汉字的争论。当然,争论的结果是限制汉字数量,比如福泽谕吉(下图)就认为“如果不限制汉字,日本就不可能进步。”

于是,日本开始文字改革,即限制汉字数量、推行假名文字。比如,片假名是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在平安时代为了训读而产生,但当时一个发音往往有多个片假名对应存在,明治时代才统一确定下来。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在使用汉字1600年后,开始推行假名文字,日本进行第一次汉字改革,选择了2136个常用汉字。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对于“西化”过程中产生的新词,当时日本主要还是使用汉字表达,比如“工业、矿业、兴业”等,此时总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借助汉字表意功能,日语基本可以适应时代的表达需求。

日本迎来语言危机

但在二战之后,日本逐渐迎来语言危机,在讲述之前先看两个调查:

1956年,《例解国语辞典》显示,在日语的词汇中,和语占36.6%、汉语占53.6%。

1964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

两次调查结论非常明显,就是和语比例基本原地不动,但汉语比例下降,而西洋语比例上升到10%左右。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来自美国的压力,比如二战后美国建议日本全部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文字化,当然日本并未全部采纳,但将汉字压缩为1850个;其二,日本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强权崇拜,让日本减少或不再以汉字处理新生事物,而是采用片假名音译“西洋语”,导致日语中的“西洋语”大幅度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日本愿意使用汉字意译西洋语,但1850个汉字也不足以应对信息大爆炸时代,还是需要大量音译“西洋语”,这是日语现状决定的。因此,日本对日语的规划,以及日本现状,决定了日语中表音不表意的、源自英语的片假名数量必然上升,这也是中国人如今很难读懂日语的原因。

比如,如今日语中的很多片假名词汇,必须先用日语拼音念出来,然后根据读音找对应英语单词。其实,这些外来语不仅只有英语,还有德语、西班牙语等。如果精通外语,大致还能阅读,或者听懂,如果不精通呢?但即便精通又如何,如今英语单词已超百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一篇文章中,包含10%以上的类似“费厄泼赖”的直接音译外语,试一试还有多少中国人能读懂!无论以汉字音译,还是汉语拼音的音译,都会让无数人读不懂,变相的让无数人成为文盲,也增加了社会运转、国家发展的语言成本。

1964年时,西洋语已占日语的10%,后来呢?按照战后日本“去中国化和崇洋”的趋势看,西洋语的比例理应变高!当然,笔者没有查到相关数据,但1981年日本将常用汉字又提升到1945个,是不是就与此相关,想要以此解决部分不利于阅读的问题?显然,以文章开头的三个报道来看,日本语言危机的问题不仅并未解决,反而已经更加严峻。

更为重要的是,日常性的表达或阅读麻烦,其实还不算严重的,严重的是专业领域的音译,无形之中会增加很大的语言成本,最终导致整个国家实力受损。因此,日本人自己认为“知识末日”即将来临,不是危言耸听。

2006年,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宣布:以“每98分钟出现一个新英语单词”的速度计算,英语单词量已经达到988968个。如今,英语单词肯定已经超过百万个!

对于日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梦。音译的西洋语越多,也就会让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读不懂日语,于是有人评价说“日语已死”。

笔者认为,“日语已死”过于悲观,对于日本来说,如今还有挽救日语的办法,最佳的办法就是大幅增加汉字数量,大幅度增加汉字意译。但以日本对待中国的态度,以及宗主国——美国的态度,至少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可能。况且积重难返,长期累积的问题,又怎么可能短时间内解决。

最后,值得庆幸的是,近代以来虽然汉字遭到不少非议,但最终还是在很多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保留了下来,如果当初采纳“汉语拉丁化”或“汉语字母化”,那么今天中国遇到的“语言危机”可能更严重。同时以今天日语遭遇来看,汉字的确是中华文明最伟大的财富之一,显然比英语等表音语言更适应现代知识大爆炸!

参考资料:

《青年参考——日本老人起诉电视台:不说“国语”说“鸟语”》

《参考消息网——发达国家居然有这么多人缺乏这样一项基本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