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谱太大”“官威大,还需要人帮忙打伞”……前段时间,某地发布了一则文旅局局长现场考察的信息,其中一张有人为局长打伞的照片引发广大网友“口诛笔伐”,矛头所指的主人公也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真相如何呢?该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去乡镇解决问题的,“不知道有人给自己打伞,而且不认识打伞的人”,工作人员也说“有可能是照片错位导致产生错觉”。

真相出来后,舆论很快止息,但由此带来的思考远没有结束。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丁点的“与众不同”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一句文字、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分分钟就可能引爆舆论场。应该说,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在“许霆案”“华南虎事件”“天价香烟事件”“仝卓高考舞弊事件”中,网络舆论监督都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让网民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起到了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促进问题合理解决与顺利解决的作用,是医治社会顽疾的良药之一。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靠猜测、靠捕风捉影、靠碎片化信息就随便下定论的“表层监督”也越来越多。比如,网友爆料某地副镇长视察灾情有专人打伞,实际情况是副镇长冒雨指挥救灾,过路群众主动上前为其遮雨;某地领导因额前有一撮白发被一些网友认为是“挑染”,不符合公职人员形象,其实人家只是“天生如此”。

不求真相,“随心所欲”挑错找茬儿,掀起的舆论声浪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伤害,更会严重透支社会信任,带来巨大的社会治理成本。

弱化主流价值。如果一些自媒体和网友只会“找茬”“揭短”,以点带面,忽视总体,或短视、静止地看待事物,把矛头对准那些碍于当前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未免是“吹毛求疵”,对工作开展无益,反倒容易形成“反主流化”的网络氛围,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背离事实真相。随着信息传播不断碎片化、流量化,一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定力的网友,往往会非理性地盲目跟评、人云亦云,“夺眼球”“打嘴仗”“瞎抬杠”的现象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各种暴论越来越肆意,真相还原更加复杂,情绪化的表达和偏见导致监督失去原本意义,出现媒介审判等恶劣后果。

诱发舆论暴力。有些人为了获取流量、牟取利润,通过编发未经核实的虚假消息等引发情绪化言论和泛滥式“人肉搜索”,让网络舆论监督演变成舆论暴力。其结果可能是侵犯他人权益、激化圈层矛盾引发群体对立、扰乱舆论生态撕裂社会共识。

网络舆论监督为何会“走偏”?

从公众角度观察——

一是随大流。个人进入集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会产生压力,个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在不自觉中对多数意见作出妥协和让步,形成感染力极强的集体心理。网络世界也是如此。当“爆点”出现,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去仔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只会随大流对当事人“群起而攻之”。

二是有偏见。对某个群体或某种现象,人们往往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或固定看法,当相关事件出现时,很容易“事件归类”“对号入座”“乱贴标签”。比如,看见汽车撞了自行车,不分因果先骂汽车;公职人员和群众起冲突,不辨是非先痛批公职人员。这种“站队”式评价,往往有失客观中立,也会强化矛盾、制造隔阂。

从自媒体角度分析——

一是价值偏差。在“眼球经济”的驱动影响下,太多自媒体人盲目追求流量,既不受新闻伦理约束,也无视社会责任,一味在网络舆论场上“搅弄风云”。

二是监管漏洞。在网上“信口开河”的成本太低了,加上互联网的匿名性特征,人们“信口雌黄”的心理负担不大,导致一些自媒体发声比较随意。即使“过了头”,往往也不过是下架或封号,较少有更严重的处罚。

本来,网络舆论监督应该更好地促进公权力运行,纠正不良风气,推动社会进步,但“走偏”的网络舆论场带来黑白不分、真假难辨、善恶不明,极大地消耗着社会的信任度,人们不知道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对于该确信的反倒存了质疑,对于谣言也会产生一两分相信。

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网络舆论想要发挥更多正向的力量,就不能一味地“找茬”“揭短”,拿着放大镜找毛病、过度解读,而应多几分“注重”。

注重“慎”。面对社会现象或网络事件,应审慎发声。对于没头没尾的视频片段、来龙去脉不清不楚的事件,不随意下结论、给评价,如果真的关心,那就多核实一下信息源,找到权威出处,弄清事情原委。不能戴有色眼镜,不能“开美颜”“加滤镜”,更不能先入为主,要慎重公道、包容守正,把作为公民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用准。

注重“清”。要认清网络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应该是为了推动问题解决、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社会稳定而存在的。所以,哪怕是在网上匿名发声也应该是出于公心、帮忙不添乱的。只有让网络舆论场清澈起来,监督才能真正发挥“警示吹哨”的作用,而不是攻击和伤害,监督也才能“落地有声”。

注重“实”。不论是个人还是自媒体主体,都不能随心所欲,不管发表认同还是批评观点,都应追求实事求是、公正客观,不能唯“流量”是从。“信口开河”不仅违规,也失德。哪怕监管一时间“教不会你如何做人”,长远看“多行不义必自毙”。

注重“准”。网络信息最缺的品质就是“准”,而能补上这一环的是官方和主流媒体的声音。网络舆论场上从来不乏为谋私利、树威信、泄私愤、鸣不平而找茬儿、造谣、胡说的情况,此时政务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就要及时站出来“校准”“纠偏”,阻断甚至杜绝虚假信息和谣言的继续产生和传播,维护网络舆论场的清明。

我们乐见网络舆论监督,并期待网络舆论监督在推动问题解决、作风改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只不过,网络舆论监督也要把握好监督的“时度效”,做到原由细究、分析客观、批评到位、建议合理。须知,监督不错位、促进不促退,帮忙不添乱、有为不乱为,才是舆论监督的真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