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土话:“会疼的疼儿媳,不会疼的疼闺女。”

家庭的结构,总是在不断改变的,当儿媳进门后,就是自家人,女儿出嫁后,以女婿家为主,回娘家是走亲戚一样。

人与人的关系,也要顺势调整,否则家庭难免起争执。

通常,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许多婆婆,认为自己年纪大,也是从儿媳这个角色熬过来的,就有了居高临下的态度。这就是矛盾的根本所在。

若是把对待闺女的做法,放到儿媳身上,那么婆媳关系就会立马好起来。

具体来说,建议婆婆们做到“五五定律”,促进方方面面的平衡。

01

脸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春秋时,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

孔子说:“色难。”

给父母好的脸色,是孝顺的体现,也是很难做到的。

想一想,儿子儿媳处在中年,承担了家庭的开销,孩子的培育,还要面对各种工作的挑战,甚至还有一大笔债务。这日子压得人的喘不过气了,回家哪有好的脸色。

若老人行动不便,也不能关照儿子儿媳太多,还得等儿媳回家做饭,这看脸色就更频繁了。

聪明的婆婆,会主动给儿媳微笑。也许一次微笑,换来的是一张冷漠的脸,但是一次次微笑,会让儿媳接纳到善意,会变得温和。

平时,对儿媳的脸色,就别都看清楚,没有看到,比看到更好。

要知道,瞪大两只眼睛,会看清一个人脸上的皱纹、斑点,从而产生不愉快的因素。闭上一只眼,印象就朦胧了,坏的脸色,也会过滤一半。

02

唠叨: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俗语,足以说明女人多喜欢聊天。

可惜的是,婆婆和儿媳要聊到一块,这是很难的。

如果母亲和女儿聊天,就不一样了,私密的话题,都是可以聊的。

如果婆婆拿出对女儿的耐心,能够接纳刺耳的话,那么聊天就会顺利很多。

平时,多关心儿媳的身体、育儿的困扰、工作的难点等。遇到儿媳的反驳,当成女儿的叛逆,还能进一步沟通。这就体现了老人的友善。

如果一家人,几个女人,唠唠叨叨,婆婆就应该关闭一只耳朵了。

让不愉快的话,从耳朵里漏出去。

唐代的一位皇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听清楚了,又似乎不清楚,也不记得,这是老人的修养,是给年轻人台阶。

但凡听到的,都会存放在脑海里,这就麻烦了。垃圾信息太多,让人产生内耗,随时有情绪。

听不到,听到了也放过了,头脑就会简单,也会轻松。

03

家事: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当儿女成家后,家事就分成好几种:以婆婆为主的大家庭,以儿子为主的小家庭。

大家和小家混在一起,这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聪明的婆婆,自从儿子结婚之后,会主动把家业的主要管理权,给儿媳。

当婆婆成为家庭的配角之后,就避免了“妈宝男”的问题,也让儿媳更有责任感,对夫家的事情更用心。

一旦儿媳做得不够好,婆婆是会看到,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忍不住去说教。这麻烦就来了。

每一代人有不同的三观,不同的处事方法,婆婆守旧,儿媳创新,各执一词,这不是要打起来?

尤其是儿子儿媳小家庭的事情,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婆婆的耳朵里。婆婆习惯了“护短”,难免会指责儿媳不对,一开口就把儿媳当成了“外人”。

还是保持糊涂吧,是非对错,交给时间。扯不清的矛盾,就不去扯了,就当自己搞不清,老糊涂了。

糊涂就像一块海绵,在家人之间的压力下,能够变形,也吸纳压力。但是糊涂的人,并没有受伤,就像海绵在压力过后,能够完好如初一样。

04

距离:一半亲近一半疏远。

距离产生美。这样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婆媳难免要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比方说,婆婆去帮忙带娃;婆婆走不动了,要儿媳照顾;儿媳坐月子,要婆婆伺候。

产生距离,不是分家就行了,还得有“关系、感情、内心、三观”上的距离。

比方说,当儿媳有想法,要去从事某个工作,做出某个决定的时候,婆婆提建议,但是不苛求。这就是“三观”的距离。

还比方说,在儿媳生病的时候,婆婆去照顾,儿媳病好了,婆婆就离开。反过来,也是一样。

对方有困难,就去帮忙,对方过得幸福,就不去打扰。这样的智慧,不仅仅能用于朋友交情,也可以用在婆媳之间。

尤其是大家都很幸福的时候,不要非得搅合在一起过日子。还是两个灶头,各自做饭吃饭。谁家有好菜,请对方来尝一尝;过节的时候,有团圆饭,仅此而已。

05

一个家庭,一半长辈一半晚辈;一场婚姻,一半丈夫一半妻子;人的一生,一半过去一半未来。

一半的学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

有副对联说得好:“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寸心。”

关键是人的心,追求一半的完美,别贪心不足。

看儿媳,一半满意一半不满意;看自己,一半所求一半自求。这就是最真实的幸福。

家庭是我们的,也是子孙的,到底是子孙的,哪能一直不放手呢?

婆婆,把儿子的手交给儿媳,把家门的钥匙交给儿媳,留下的是清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