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小暑时节哪些地方会热到无处躲
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今天(7月7日),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开启“蒸煮”或“烧烤”模式。小暑时节的谚语多与热有关,“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时节,哪些地方会热到无处躲?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唐代诗人元稹用“温风至”点破小暑时节最大的特点——热,此时的风已不再清凉,而是带着明显的热浪。进入小暑节气之后不久,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往往也会拉开大幕,全天候炎热将成为常态。民间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谚语,同样说明小暑之热。
中国天气网盘点了1991年至2020年气象数据发现,从春到夏,各地气温一路上升,小暑时节我国平均气温达到22.2℃,接近全年的峰值。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高,尤其长江中下游会经历从出梅到入伏的过程,南北方一同进入高温高湿阶段。在常年小暑节气高温排行榜中,杭州首当其冲,高温日数高达8.1天,福州、重庆、长沙、南昌、武汉等地紧随其后,高温日数也在5天以上。 小暑时节,暑气蒸腾、湿热交织,往往容易酝酿出激烈的雷雨。
统计数据显示,小暑不仅热得突出,也是全年降水量最多和雷暴多发的时节。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我国降水的“主战场”逐渐向北转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结束,北方雨季陆续开启。民间不仅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农谚,也有“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等诗句流传下来。 此时,农事也进入关键阶段,谚语“小暑不栽薯,立冬没得煮”、“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也都印证了小暑正是甘薯扦插和黍类作物渐次成熟的时候。然而小暑时节气温高、蒸发快,田间容易出现干旱,一场及时雨往往能缓解田间的旱情,因此也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 小暑时节,北方烈日灼人,热浪滚滚;南方闷湿难耐,雷雨频发。暑热虽盛,却也蕴藏着丰收的希望,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都有利于万物生长。
民间素有“小暑食新”的习俗,用吃新米、尝新酒,以祭祖谢神,庆贺五谷丰登。 为消暑气,北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习俗,南方人则讲究小暑“吃三宝”,即黄鳝、莲藕、绿豆芽,尤以蜜汁藕最得人心,宋人陶弼曾赞其“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此外,小暑还有“晒伏”之俗,人们将衣物、书画晒在骄阳下,驱潮防蛀,为盛夏添一份忙碌的烟火气。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小暑时节,滚烫而热烈,却又不乏惬意的消夏时光。在这个暑热正盛的时节,无论是吃藕食新,还是看流萤飞舞、闻风中荷香,愿大家都能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觅得一方清凉。
(策划/张慧 设计/魏来 刘红欣 数据支持/董静舒 孙倩倩 审核/刘文静 余晓芬)
来源: 中国天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