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部门的负责人发表了一席掷地有声的言论。

针对近期舆论热议的“售港”事件,监管部门明确表态:将依法开展审查,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此消息传出仅两天,港媒即报道称,原定于4月2日举行的港口交易签约活动已被无限期推迟。

据知情者透露,李氏家族紧急召开了内部会议,并且取消了原本计划前往美国的专机行程。

此次交易的核心资产是巴拿马运河两岸的两个重要港口的运营权。

此消息一出,国内舆论顿时沸腾。

许多网友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战略的关键节点,将如此重要的港口资源交给美国企业,国家的利益何在?

有专家分析指出,这一举动可能会对中国的拉美贸易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影响到“一带一路”的整体布局。

监管部门的介入并非突如其来。

早在3月初,当交易传闻初现端倪时,官方就已通过媒体释放了监管信号,港府高层也多次与李氏家族进行了私下沟通。

然而,直至最后时刻,李嘉诚方面仍试图“闯关”。

这种顽固不化的态度最终激怒了监管部门,直接导致了交易的暂停。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交易暂停,4大集团暴亏781亿,李嘉诚后悔晚了

自“售港”消息传出后,长和系旗下的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下跌。

3月29日,和黄医药股价下滑7.95%,长实集团下跌6.98%,长和则下跌了3.9%。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过去的11个交易日里,长和股价累计跌幅达到了16.49%,市值蒸发了323.6亿港元。

此外,长江基建、电能实业等市值千亿的巨头也遭受重创,长江基建7天内市值减少了172.4亿港元,电能实业则在8天内市值减少了122.43亿港元。

四大集团合计市值损失超过了781亿港元,相当于每天蒸发约70亿港元。

在香港中环的交易大厅内,散户们面对屏幕唉声叹气。

一位资深股民感叹道:“以前总认为跟着‘超人’投资是稳赚不赔的,现在才明白,再强大的资本也无法与国家意志相抗衡。

”同时,国际投行也开始调整对长和系的评估,摩根士丹利就下调了其评级,并警告称政治风险溢价正在上升。

此次事件对李嘉诚个人形象的打击是致命的。

他曾是逆境中崛起的典范,被誉为爱国企业家的楷模。

然而,“售港”事件却让他的形象在公众心中大打折扣。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交易暂停,4大集团暴亏781亿,李嘉诚后悔晚了

社交媒体上,“李嘉诚晚节难保”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5亿,网友们纷纷翻出他过去关于投资大陆、报效国家的言论进行讽刺,指出其言行不一。

更令人寻味的是,曾经支持他的香港商界也开始出现分歧。

有企业家私下表示,虽然商业行为应以利益为重,但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这次李氏家族的做法确实过于贪心。

甚至李氏家族内部也出现了裂痕,有家族成员透露称,家族长辈过于固执己见,下属难以劝阻。

李嘉诚的这次失败暴露出了三大战略上的误判。

首先,他低估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

他可能认为只要交易金额足够庞大就能像以前一样“摆平”监管层。

但这次国家用实际行动证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其次他对舆论风向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偏差。

在全球化逆流、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众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容忍度已经降至极低水平。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交易暂停,4大集团暴亏781亿,李嘉诚后悔晚了

李氏家族的公关团队试图用“商业行为与政治无关”来辩解但却被舆论批为自欺欺人。

最后他忽视了家族企业在治理上的缺陷。

97岁高龄的李嘉诚仍然紧握大权不放导致决策机制僵化。

面对危机时集团内部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反而采取了强硬对抗的态度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场危机为所有企业家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时代资本可以无国界流动但企业家必须心怀祖国。

任何试图挑战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被时代所抛弃。

正如网友所言:没有国家的强盛何来个人的财富积累? 值得庆幸的是监管部门的果断行动展现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而李嘉诚的教训也为那些在商海中搏击风浪的企业家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有些底线是永远不能触碰的。

如今的李嘉诚或许正在其豪宅中深感懊悔。

但正如古语所言:悔之晚矣!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例外。

这堂价值781亿港元的沉重教训希望所有企业家都能铭记于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交易暂停,4大集团暴亏781亿,李嘉诚后悔晚了

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欢迎点赞、评论、分享参与互动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