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笑死!首尔爆发反华游行,韩国人觉得疑惑:为什么中国人没有一丁点害怕?李在明已经确定不会来九三阅兵,虽然其上台前一再强调会与中国打好关系,但目前来看他的行为并非如此,而韩国国内,今年以来更是爆发了几次反华游行。
过去两个月,首尔明洞等地几乎成了“表演场”,一群右翼团体举着韩国和美国的国旗,在街头高喊反华口号,硬是把中国游客当成“宣泄出口”。
很多人以为这样一闹,中方会炸锅,外交部会出面驳斥,舆论会群起声讨,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回应轻描淡写,不怒、不怼、也不配合。
大使馆只是例行发了份提醒,告诉中国公民注意安全,远离集会,保持冷静,如果情况严重,再报警取证。
韩国人看着中国人集体无感,情绪直接崩了,游行喊了这么久,热搜也没上,中方不吭声,中国网友还在社交平台上边笑边嘲讽,这算什么?他们真的不怕我们断交吗?
这让不少韩国网民破防,冲到评论区“求关注”,问题是,他们这点操作,在中国网友眼里,连“抗议强度”都不够格。
更滑稽的是,李在明政府还悄悄做了决定,不亲自出席九三阅兵,改派国会议长代表出面,意思是既不愿得罪中国,也不敢刺激美国。
这场游行从头到尾,像一场韩版“自嗨剧”,该演的演了,该看的不看,韩国人试图把中韩关系当成舞台背景,但中国早已不再把情绪交给别人的剧本。
要说这场游行最诡异的地方,绝不只是举着两国国旗喊口号,而是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谁会在中韩之间持续“搅局”?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悄悄入场,每年拨出大笔资金,帮韩国右翼团体印海报、租场地、搞动员。
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只差一句开机口令,这不是民众自发,是一场披着民意外衣的“舆论操演”。
更讽刺的是,点燃这场情绪的导火索,竟然还是尹锡悦,他在位时强推戒严,结果遭国会弹劾,被宪法法院罢免。
原本以为落幕后风平浪静,谁知道他的支持者开始在街头挑事,想用“中国威胁”掩盖政坛溃败,那些“选举服务器连着中国”、“美军逮捕中国间谍”的传言就是那时候冒出来的,没人关心真相,只要能激起情绪就够了。
韩国民众焦虑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于是中国,就成了现成的替罪羊,他们在明洞、江南、釜山这些中国游客扎堆的地方集会,看似是在表达政治立场,实际上是借着“外部敌人”排解内部压力。
只是没想到,对面根本不吃这套,没有抗议,没有回应,只有一片平静。
中国为什么不反应?不是不敢,是根本不值得,反华游行多了去了,能掀起风浪的没几个,更别提韩国,中国大使馆早就发布了提醒,要求中国游客远离集会,配合当地警方,遇事先取证、再报警,一切按法律程序来。
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成熟的自信,知道自己没错,就不需要咆哮。
和中国这边的淡定比起来,韩国就显得局促得多,一边大规模游行,喊着抵制中国,一边韩国的经济却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你说这不是自我分裂是什么?特别是在中韩贸易占比、游客收入、制造业订单上,谁离开谁?答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问题是,韩国民众压根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反感中国的人越吵,越暴露他们的不安,韩国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半导体、汽车、造船这些老本行被中国追得越来越紧。
焦虑找不到出口,只能靠“讨厌中国”找点情绪寄托,可中方不给回应,这份寄托也变成一场空,没人对抗,就没人能当英雄,一切显得格外滑稽。
有些人以为,反华情绪是最近才冒出来的,其实它的根早就埋在文化里,从冬奥会的韩服争议,到“泡菜是韩国的”这种话题,每次网络上中韩一对撞,韩国人就炸了。
这不是逻辑的问题,是情绪的问题,他们觉得中国正在“抢走身份”,抢的是他们想象中“亚洲文化代表”的位置。
而现实比文化还扎心,比亚迪5月在韩国销量一路飙升,压得现代和起亚喘不过气,造船订单,中国已经占全球近六成,韩国退到第二,半导体领域也快守不住了。
这种时候,你说韩国人不急是不可能的,所以反华,是一场从文化延伸到经济的防御反应,他们怕自己被替代。
李在明其实看得很清楚,他一上台就让警方调查右翼团体资金来源,喊停煽动仇恨的活动,说明他知道问题出在哪。
但他又不敢太靠近中国,比如九三阅兵他本人不去,只派议长代表。
不是不想修复关系,是怕被国内扣上“亲共”标签,这种摇摆的姿态,也代表了整个韩国社会的真实处境,既想要中国的钱,又怕被说靠中国。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一些人在首尔明洞等地区举行反华集会游行,我使馆:已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