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一位网友发文称,自己在清理去年种植荷花的水缸时,发现里面竟然长出了几颗羊肚菌。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许博士的注意。
“求求寄个样品过来!”和这名网友沟通后,许博士顺利收到了网友寄来的羊肚菌。4月1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发文网友和许博士,向他们了解了详细情况。

网友发帖称种荷花的水缸里长出羊肚菌
网友种荷花意外收获羊肚菌
中科院博士“千里求菌”
“种荷花种出羊肚菌这件事,是不是有点过于高级了?”近日,辽宁的网友任女士(化名)发文称,自己在清理去年种植荷花的水缸时,发现里面竟然长出了几颗羊肚菌。
羊肚菌,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因其外观酷似牛羊的网胃而得名。它不仅模样别致,更以丰富的营养、独特的口感与鲜美的味道著称。由于野生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人工种植又面临成本较高、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因此羊肚菌在市场上一直身价不菲。正因如此,任女士“无心插荷”收获羊肚菌的经历,让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是“泼天的富贵”。
任女士的文章一经发布,迅速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博士的注意:“求求寄个样品过来!”面对许博士的热切请求,任女士大方地将部分羊肚菌寄了过去。随后,她还幽默地更新后续:“这个菌子半干了之后是真香啊,也许真是个很好的品种!要不是为了给科学研究做贡献,我现在就要抄起锅子炖了!”

许博士向网友请求寄去“荷花羊肚菌”样品
任女士还在文章中介绍,自己毕业于生物学专业,毕业后选择了其他行业发展。这次意外收获,竟让她以特别的方式与老本行再度结缘:“没成想多年以后,还能以这种方式为专业添砖加瓦,荣幸之至!”“荷花羊肚菌”背后或许潜藏着一定的研究价值,这让任女士感到十分惊喜。
“荷花羊肚菌”或为新物种?
博士:有待进一步确认
羊肚菌为什么会从种植荷花的水缸中生长出来?这些羊肚菌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联系到这位许博士,了解了关于“荷花羊肚菌”的最新情况。
许博士收到样品后,马不停蹄地展开研究。他透露:“根据初步判断,我们大概确定了这些羊肚菌属于黑色枝系的Mel-39,并且组织分离了一些菌株。”
不过,羊肚菌的“身份鉴定”可没那么简单。许博士解释道:“羊肚菌的形态特征差异不大,从形态上难以找到区分特征,但可以根据分子进行区别。目前,任女士寄来的这种羊肚菌尚未被正式命名,如果能发现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说不定就能确认为新物种。”

许博士在社交媒体分享初步研究结果
谈及羊肚菌的生长习性,许博士介绍,多数羊肚菌与树木存在共生或内生关系,难以人工种植;只有少数腐生羊肚菌具备人工培育的可能。“所以,这些‘荷花羊肚菌’的出现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腐生类型,具备人工种植潜力;要么能与荷花共生,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许博士介绍,多数羊肚菌与树木存在共生或内生关系,难以人工种植
“荷花羊肚菌”或可实现人工栽培?
网友:期待实现羊肚菌自由
许博士的研究进展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留言:“原来互联网还能这样助力科研!”“等羊肚菌价格降下来,必须感谢这位博士和热心网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能否把羊肚菌的价格“打下来”。对此,许博士给出希望:“‘荷花羊肚菌’样品在系统发育树上靠近梯棱羊肚菌、九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而这三者都是人工栽培的主力品种,这意味着‘荷花羊肚菌’也有被人工栽培的可能。”

网友们纷纷留言:坐等实现羊肚菌自由
然而,研究进展并非一切顺利。许博士在切开 “荷花羊肚菌” 样品后,并未发现子囊孢子。“没有孢子,就无法进行单孢分离。组织分离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最终能否成功实现人工栽培,还是未知数。”不过他也补充道,没有孢子可能是其本身无法产生孢子,也有可能是因为此次采摘的菌子样品尚未成熟。目前,许博士已和任女士约定,若荷花缸中再次长出羊肚菌,任女士将继续为研究提供样品。
许博士指出,当前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虽已较为成熟,但仍有提升空间。希望这次意外发现的“荷花羊肚菌”能为种植资源和人工栽培研究注入新活力,推动羊肚菌在产量与抗逆性上取得新突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鲁玥
编辑 丁皓宇
延伸阅读
去年梅雨刚结束,浙江湖州的小邓姑娘惊奇发现,家里一只忘记吃掉的苹果,居然长出大蘑菇了!

小邓家里的苹果长出了大蘑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小邓姑娘,想购买这只长蘑菇的苹果。
姑娘很慷慨,将这只苹果无偿快递给科研人员。
橙柿互动率先报道后,这棵苹果蘑菇很快红遍网络,引发多方关注。
(2024年8月14日)今天上午,小邓姑娘告诉橙柿互动记者,科研人员已经委托种植基地,将苹果蘑菇(果菌王)培植的新蘑菇邮寄给她,让她尝尝。
姑娘说,“是不是苹果味?蛮期待它的味道,不过还没到货。”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表示,“将回寄一些苹果白参后代给网友,看看她给我们寄的果菌王,吃的时候口感如何。”(裂褶菌又名白参菌)

图为苹果白参,属于培育出来的新蘑菇
苹果上为什么长出蘑菇?实验室的研究博士称,收到姑娘寄来的苹果后进行了研究。
初步推测是,苹果在自然环境或储存过程中,有裂褶菌的孢子落在上面。
由于苹果有伤口,裂褶菌孢子首先侵染苹果的果柄,随后向下逐渐扩散到果核,当温度湿度都适合裂褶菌生长的时候,子实体就可以从苹果顶部长出来。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苹果进行了研究
另外苹果中含有果酸,在这种酸性环境条件下,一般真菌都难以生长。但是裂褶菌抗酸性的能力较强,这也是它能在苹果上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裂褶菌首先侵染了苹果树,然后扩散到苹果果实中。2016年,突尼斯就报道过裂褶菌引起的苹果木腐病。
1970年,美国学者A. J. Latham做过实验,把裂褶菌菌丝接种到苹果上面,且成功长出了子实体。
研究人员还介绍了后续的研究进展——
提取了该菌株的DNA,现在成功鉴定到该菌株属于裂褶菌的模式种:Schizophyllum commune。并对这株白参进行分离纯化,开始栽培实验。
橙柿互动报道后,也引起了一股网友发现热潮:大家纷纷亮出自己身边奇特的蘑菇,希望能引起专家的重视。
实验室科研人员说,浙江姑娘寄来苹果蘑菇后,实验室还收到了一只大蒜蘑菇。

图为实验室收到的大蒜蘑菇
还有很多的网友晒出身边发现的奇异蘑菇,希望也能引起科研人员的青睐。
比如,樱树蘑菇、南瓜蘑菇、牛参蘑菇、松果蘑菇……




网友晒出的各种神奇蘑菇
真菌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太多的未知。
有网友疑惑:苹果上长蘑菇,除了好玩有趣,还有多大的科研价值?
实验室的真菌专家说,尽管这是一株普通的白参,但它在这种非传统基质苹果上的生长表现,展现了白参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这不仅为研究提供了关于白参环境适应性的新见解,为后续的菌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同时,这项试验也可能对苹果种植业带来新的洞察:我们可以评估这种真菌是否会对商业果树种植构成潜在风险,又或者真的能够研发出带有苹果风味的白参。”
研究者表示,裂褶菌其实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担子菌,一般是腐生真菌(喜欢长在腐烂的木头上),但也可以感染人体或动物。
2016年有文章报道称,从斑海豹的肺部和眼睛中分离出裂褶菌,2022年和2024年都有报道裂褶菌可以感染人类肺部和支气管。
“但裂褶菌更是一种美味的食用真菌和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用真菌。我们在科学、合理利用其有用方面的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减少它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选育不产生孢子的裂褶菌菌株,一直是我们过去二十年研究的重点。”
橙柿互动留意到,关于苹果蘑菇的话题,网络上至今热议不衰。
网友称,“感觉以后就能吃上苹果味儿蘑菇、大蒜味儿蘑菇、芒果味儿蘑菇……还有各种其他口味的蘑菇了。”
“我要吃咖啡味菌子,打工人很需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