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要加入第六代战斗机计划了!近期,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印度正在和日本政府接触,打算加入由日本,意大利,英国三国联合实施的“全球空战项目”六代机研发计划(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GCAP),这也是继沙特阿拉伯后,第二个有意加入“全球空战项目”的合作伙伴。

如何评价印度意图加入所谓的“全球空战项目”,这个“全球空战项目”究竟是个什么来头,靠不靠谱,会不会对我们的新一代空中平台形成威胁呢?
印度加入项目的原因
先说第一个问题,印度要加入“全球空战项目”很好理解啊,几个方面的需求:从印度空军部队装备的角度来讲,印度空军和它最主要的假想敌,代差正在被逐渐拉大。

之前“阵风”对阵歼-10C和歼-16的时候,印度空军好歹还敢说咱们算同代机,规模不够咱欧洲高端货的质量弥补嘛。等到“阵风”对阵歼-20和歼-35A的时候,中印空军的代差就已经到了一代,印度空军再怎么吹自己的欧洲高端货也有一代的差距,只能靠“阵风”战斗机算准五代机的说辞聊以自慰了。而等到“银杏叶”出来之后,东大空军和印度空军的代差已经拉大到了两代起步,而印度空军对此完全没有办法。手头没有五代战斗机,连四代半战斗机量产都产不利索,那还能咋办,除了赶紧想办法,找门路,加入第六代战斗机研发项目,印度也是一点别的招都没有了。

而从印度自己的军事航空工业的技术发展来看,印度的军事航空工业从LCA战斗机开始研发开始,现在都走过了40年历史了。LCA都量产不利索,LCA MK1A技术状态拖拖拉拉,拜托这只是一个第四代战斗机中期型号!都搞不利索,LCA MK2也就是传说中的四代半战斗机更是遥遥无期,2030年能搓明白就不错了。2030年搞出一个相当于人家2010年水平、甚至可能都不如的战斗机型号,要你印度斯坦航空有啥用?
至于印度自己的五代机AMCA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做模型都做不明白,一切最为顺利的情况下2040年能推出来给大家看看就不错了,一个2040年推出来的五代机相比其它航空强国的时间差距反而更大了。所以,即使是为了印度军事航空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产能力的提高,对于印度来说,最佳的选择必然是加入第六代战斗机项目联合研发,靠外部力量提高技术水准。

当然了,从“意向加入”到“真的要加入”,中间差的远了去了,需要大量的谈判和利益交换,牵涉到出资比例,研发分配,技术转移,合作生产等。而且GCAP别忘了是个三家的项目,同样的一件事跟一家谈和跟三家谈,这难度明显不在一个等级。
举个例子其实想加入GCAP的也不止一家,早在2023年年中,沙特就曾经和三国接洽有意加入这个GCAP项目,但是英国和意大利原则上没问题,日本却不同意,足足折腾了两年还是不同意。目前的最新消息是沙特在2025年4月专门派出一个代表团访问日本防卫省,就为了说服日本同意沙特加入GCAP。

印度明显也一样,当然相比沙特这个颇有争议的国家,印度好就好在第一,人傻钱多,对于GCAP项目可以说是个免费的大血包,第二,地缘政治上和国际关系上用处不小,印度对北方大国的战略牵制是欧洲,日本和美国几方都看在眼里的,且对于各方都有战略收益。所以,印度如果想要加入这个GCAP的话,谈判肯定要谈判,但是,谈判的难度和时间应该不至于那么长,但即使如此,一年起步也没啥毛病。
GCAP项目靠谱吗?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印度卯足了劲儿要加入的这个“全球空战项目”(GCAP)到底是个啥来头?靠谱不?算真正的第六代战斗机不?对咱们的“银杏叶”到底有没有威胁呢?只能说……从目前来看,这个所谓的GCAP项目颇有“望之不似人君”的趋势,能不能搞得成反正大伊万没啥信心。

咱们来理一理时间线哈:GCAP项目大伊万最早提到,还是2022年年底的事情,当时日本,意大利,英国三个国家就纠集起来,说要共同研发第六代战斗机。当时连联合声明都签出去了,结果,嘿,中间两年时间,这个项目就跟死了一样,没有进展。一直到2024年底,日本NHK才公布消息,说这三国经过谈判,总算确定了GCAP的设计分工,日本负责机体设计,英国负责航电系统研发,意大利负责飞控,但问题是一架飞机又不止这三大部分,航空发动机归谁?机载武器系统归谁?没人能说明白。

同时确定了三国的出资比例都是33.3%,但是即使如此,这三国居然连联合研发的公司都没有成立呢,公司据说2025年年中成立,可现在已经是年中了没有任何动静。就这就能看出来,所谓的三国联合研发,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扯皮做算术,现在又加上了一个干活不行但是搅屎一流蜜汁自信的印度,可想而知这个项目会面临怎样的窘境。

再理一理各分系统的研发哈,这个GCAP战斗机的分系统研发,可以说是现在全是八字没一撇:
原型机的基本设计,据说已经通过了设计审查,但是英国佬最奇葩的是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Tempest项目,这是BAE-System公司提出的一个先进战斗机技术验证项目,和第六代战斗机有点关系,但是你说它真要搞六代机,英国也没说把这个项目给转正。也就是英国虽然已经加入了GCAP,但是却依然有自己的小九九,多少是留着一手的;
航电系统测试飞机,目前算是做的比较顺利的,英国拿出了一架波音757专门用于航电系统测试,且据说在改装完成之后已经试飞了几轮,但是到目前为止不清楚GCAP最主要的射频系统——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侧视雷达等是谁负责提供。按理说这也应该是BAE-System的工作,或欧洲雷达联合体负责提供雷达,你看现在欧洲连EF-2000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都不太利索的德行,这飞机的相控阵雷达能不能搞定也不清楚。

至于航空发动机,配套的协同作战僚机,那就更是一笔糊涂账了,航空发动机现在基本确定是在罗罗的EJ-200型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毕竟现在除了罗罗具备比较强的航空发动机研发能力,日本和意大利都不具备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研发能力了,按理说这种六代机,即使第一技术状态装不上自适应变循环,第二技术状态也必须上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才算合格,而目前为止英国的罗罗公司并没有太多关于变循环发动机的研发动态出现。
协同作战僚机更为搞笑,英国似乎自己在搞一个项目,意大利甚至还在联系土耳其的拜克拉尔塔,试图让土耳其参与研发GCAP的忠诚僚机,三家合作方三个想法,都在找自己的门路塞自己的熟人,还没开始研发呢大家就勾心斗角的在桌下角力了。

最后,即使是这设计审查没毛病,三家联合研发的公司也都成立了,公开的GCAP的照片也够叫人瞠目结舌的——这不就是个歼-20的Plus版本吗?没鸭翼,使用DSI进气道设计,甚至还有垂尾,尤其是这个垂尾,几乎所有关于GCAP的CG图,想象图,官方公开画面里,都没有缺少这个垂尾,那这问题就大了

我们都知道常识,第六代战斗机为了确保全向,全频段射频隐身,是绝对不可能有垂尾这个东西的,要么使用全动式翼尖来确保航向稳定,要么使用开缝柔性机翼来确保航向稳定,还要加上矢量发动机来确保航向稳定性,你加个垂直尾翼算哪回事?侧面肯定不够隐身,同时还昭示出这个由意大利研发的飞控系统功力不够,无法解决飞机在无垂尾的情况下使用多气动舵面+推力矢量发动机实现航向稳定性的难题,因此只能保留垂尾。而就这一个细节,咱说句难听的话,这个GCAP就不能算作是第六代战斗机,充其量和歼-20S战斗机算同一个级别的五代机高级版。

所以即使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英国,意大利,日本三国从2022年开始提出合作意向来,2025年开始正式成立合作公司联合研发,2027年差不多能把这飞机的技术验证机给搓出来,说是要到2035年开始投入使用,10年时间基本也就是搞了一个跟歼-20S差不多的东西。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由于这项目各种扯皮,结果推进速度远远不及预期,现在又有一个印度要加入,可谓是自带项目黄摊儿的BUFF了,项目黄掉的概率又提高了几分,不信咱们走着瞧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