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前,班主任老师一般都会给孩子们颁发奖状加以表扬,以鼓励孩子们一个学期的学习,让他们更有动力。
       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荣誉之外,也向家长表明了自己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是在努力学习了。


       在湖南长沙,有个初三的孩子拿了一张奖状回家后,他妈妈当场奖励了10元钱,当然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10元可能就一杯奶茶钱,并不多,但是他还是在学生们的群里炫耀来着。看到了同学能得到奖励,同学小丽感到有点羡慕,就找到了自己的爸爸,问能不能也给自己这样的奖励。显然这个爸爸平日里并不关心孩子的成绩,欣然应允。结果发现女儿抱来了上学以来所获得的所有奖状,跟爸爸一次性结清。爸爸数了一下有30多张,当场就头疼,自己的私房钱直接清空。


       其实对孩子拿奖状加以奖励是可以的,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是像这个爸爸连孩子得过几张奖状都不知道,显然对孩子的学习太不负责了,只能说生了个来报恩的女儿,学习成绩还是相当的不错,也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认可。
       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要是对孩子采取这样的放养学习方式,那恐怕很难收获到大把的奖状,而是经常收获去学校见老师的通知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父亲也应该庆幸没有让孩子在衡水地区上初中,否则付出的就不是300元了,衡水这边的初中发奖状那是论沓的,尤其是成绩在班级前五名的孩子,成绩都很稳定,每隔个把月都会拿到一堆的奖状,什么语文月考前班级前五名,数学月考班级前五名、物理期中考试班级前五名,学习进步奖,什么劳动标兵等等,多如牛毛,假如孩子的成绩在学校前面的话,那真是收奖状收到手软。一个月一人拿10张的都有不少。算算如果这个家长的孩子在衡水的初中名列前茅,恐怕从初一开始算,没个百八十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成绩好。


       当然奖状代表了孩子的成绩,奖状越多,家长虽然麻木了,但是却是孩子成绩优异的证明。每次孩子拿着奖状到家长面前的时候,家长捏着鼻子也要做出非常高兴的情绪来,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失去学习的兴趣。
       ”
       不过拿金钱奖励奖状不能太过分,比如金额过大,让孩子非常满足,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投机的心理。
       我认为这个父亲做的错误的一面就是上述的对孩子的成绩不了解,甚至不关心,不过问,当孩子拿出一堆奖状时候才满脸惊讶。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是没有自觉性的孩子,未来可能就葬送在父母的不闻不问之中。
       但是这个父亲做的好的一点是,言出必行,答应的就一定要做到。也许他是个商人,秉承信守诺言的商业道德。这一点可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受益终生。
       最怕的就是某些家长,遇到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及不合理要求一律答应,但是能拖就拖,直到孩子放弃为止,这样的教育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而且让孩子不信任家长,家长逐渐丧失掉自己的话语权威性。


       有个网友曾给我留言称:她小时候街边看到别人吃糖葫芦,自己也想吃,但是母亲却不想给她买,就骗她说,回家家里有准备好的,她兴冲冲的回家后,自然什么都没有,即便又哭又闹,家长也毫不理会。第二天她妈妈以为她忘记了这件事情,也不再提。但是她说,现在已经年近30,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从此以后就很少相信妈妈的承诺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理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合理的要求能答应,能做到一定要做到,这是信义,不合理的要求就直接拒绝,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是诚信。
       你对父亲和女儿“一张奖状换10块钱”的激励方式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
       图源网络,侵删。
       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评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