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红毯先生》,确实不像宁浩。 但再多看一眼,宁浩的影子就出来了,因为他电影里特有的标签——夜巴黎,虽迟但到。
从《香火》到《疯狂的石头》再到《无人区》《心花路放》又到《红毯先生》,不论风格几多变,夜巴黎永远是他保留的温柔乡。 除此之外,《红毯先生》就与之前的宁浩大相径庭了,有严肃思考,也沉得住气不去专门搞笑,拍一部极具风险的元电影。 所谓元电影就是拍电影的电影,这类型的片子必然会带有自反式的思想,不然就空有躯壳而无灵魂,那宁浩做到颠覆、重建与解构了吗?
首先是颠覆。 片中展现的是刘伟驰身为大明星的生活,但熟悉刘德华的观众都知道角色身上一多半样子是刘德华。 隐婚、努力、很装、没演技、得不了奖,这是刘德华的优点,也是他的嘲点,隐婚已经过去几十年,舆论早已不关注。 可剩下的依然被大众分裂着,有人说他看起来太假了,对谁都满面春风,有人说这是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但刘德华出道四十年,私生活方面确实没有什么毛病,业内外也有口皆碑,因此关于这一点的讨论仅限于路边文学,明星八卦,茶余饭后。
然而没演技就不一样了。 刘德华的每部电影,观众都可以实打实的看完再评价,不像八卦没有实际的东西。 所以即便刘德华五座影帝奖杯在手,仍旧难逃演技的问题,《红毯先生》刘德华部分的着重点在此,甚至银幕上完美的刘德华都开始表露心迹。 我就是想得奖,想被认可,不惜去演农村题材,我也不是完美的,私底下的我也会发脾气,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聚光灯下更会立一些人设。 这是刘德华扮演刘伟驰颠覆的地方,剖析自己,撕下面具,带领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略完整的刘德华。
接下来是宁浩,尽管是配角,但对于文本的承上启下至关重要,他的反差在于逆潮流,有点倒反天罡。 在第五代导演已登大雅之堂,与主旋律结为一体,各代际导演其乐融融,和气生财的当下,宁浩竟然冒犯了一次。 他在电影中明讽第五代在国际上拿奖都是因为拍农村的落后与粗鲁,展示丑陋的一面迎合电影节,什么艺术,都是故事。 这确实很大胆,与之前荒诞不经、尘世笑谈、心酸人物的宁浩电影,以及人前总是笑嘻嘻的宁浩截然不同。
这种两人不同以往的形象,乍看之下的确猎奇、过瘾。 尤其是了解刘德华、宁浩和迷影情节(《方形》《主竞赛》《五虎将之决裂》等片)的观众,可新鲜感过了就食之无味了。
片中少了宁浩疯狂系列中的黑色幽默以及碎片化的多线性叙事的故事性,光靠概念、设定难以撑起整部影片,主义是虚的,具体化得落到实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就像刘伟驰以为接地气就是从五星级换成三星级,无论说的多天花乱坠,也不可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失去夯实的载体,《红毯先生》就慢慢无聊了,致使重建环节崩了。
其次是重建。 宁浩已经不是过去拍《香火》《疯狂的石头》的那个穷导演了。 跨越阶层的他早就对底层生活不了解了,如网络流行词用的还是上古时期的碉堡了与过时的奥利给。 因此转拍他熟悉的资本、电影圈、娱乐圈是很聪明的做法,但宁浩太想既要又要了,一边嘲讽,一边诉苦自己做艺术很难,有各种掣肘。 只是揭露浅尝辄止,出于还在圈内混,话不能说的太露骨的原因,能够理解过于表面,然而《红毯先生》看起来胆大,是因为电影的资方就是宁浩和刘德华自己。
当然,不管是说自己,还是影射别人,可以不深层次的暴露问题。 但不代表拍了一个思辨的主题,内容却一点也不深刻,反而很肤浅,太像刘德华的个人vlog,削弱了表达,导致颠覆后的重建没有冲击力。 或者说《红毯先生》有一小半重建,刘德华自我反省后蜕变,而宁浩却没自我解剖,还在把缘由推给他人。
他又是影片的戏眼,闹剧的开始与结束皆因他而起。 所以他与刘德华同样重要,应该是两条线并进,先后完成重构,可是现在就剩刘德华一人完成了。 如此一来,电影就不完整了,只是个半成品,有了开头,却没有收好尾,所有的东西都是形而上,俗称烂尾楼。
重建烂尾了,解构自然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刘德华对自我解构,太注重明星的身份,忽略了周围人没义务每时每刻配合他的偶像包袱,唯命是从。 对演技解构,自己之所以长时间跟奖项无缘,是因为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让他的角色失真,演什么都是偶像。
回过头来再看宁浩,他的解构不存在,有的尽是诉苦、抱怨、困境,追求艺术不得志,只能低头听资方,全部是情绪化的输出。
有种观众们理解一下我吧,我商业化是迫不得已的,我也想搞艺术,不谈票房,但无可奈何啊的观感,但自己的原因呢?宁浩闭口不提。
这样一弄,《红毯先生》就成了形式主义,普通观众和迷影群体都看的不得劲儿,前者有门槛,后者看着如隔靴搔痒,雷声大雨点小。
《红毯先生》奖项颗粒无收,票房接连失利,不言而喻,情理之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