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瑾山月

作家埃米·卡迪,在TED演讲时被问道:

“什么样的职场人,会赢到最后?”

她说:能摆出“高能量姿势”的人。

这种人精力充沛,做起事来效率极高,几乎不受情绪影响。

冯唐也说:能量高的人,才能持续成事。

01

身体能量在网上,看到网友@心凌的一段分享。

她是一家顶级4A广告公司的制片人,常年加班加点地赶方案,一日三餐也是应付了事。

之后有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总是不在状态,身体上小病不断,脑子反应迟钝,还经常恍惚走神。

她本想咬牙硬挺,却因为工作上频频出错被强制休假。

后来@心凌感慨道:“没想到,我最后竟是被身体拖了后腿。”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上班总是打不起精神,偶尔加次班就累得好几天缓不过来。

曾经的我们以为职场竞赛靠的是资历、人脉、业绩……

可干到最后,才恍然明白:工作拼到最后,拼的是状态和精力。

主持人窦文涛,在录制《文涛拍案》时,一度累的病倒。

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飞几个城市,根本顾不上吃饭睡觉。

一天,他发现身上长满了带状疱疹,四肢乏力,疼痛难耐。

可他还是硬撑着上节目,全程十分煎熬,数着秒地熬到结束。

身体的极度不适,令他之后再也无法坚持,只能回家养病。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切断自己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一个人在书房,看书,静坐,整理工作思路。

每天按时吃饭,充分休息,之后便出门走走。

听风看雪,爬山钓鱼,身体在休息中慢慢得到恢复。

努力工作是件好事,但用力过猛,却是对自己的极大消耗。

一个人在职场上能走多远,从根本上说,在于身体能撑多久。

《精力管理》中说:要想保持生命的跳动,我们必须学会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工作再忙,也要忙里偷闲,挤出一点时间让自己好好休息。

手头的事再多,也要学会要事为先,主动为工作做减法。

压力再大,也要适当放松,让紧绷的身体舒展开来。

人必须有足够的精气神,工作起来才有强劲的后发力。

健康的身体,永远是职场上为我们兜底的安全气囊。

02

情绪能量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提到一个“情绪劳动”的理论。

意思是,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人还要在工作中进行情绪劳动。

在没必要的人事上纠缠太久,人将在情绪内耗中像撒气的轮胎渐渐瘪掉。

只有斩断多余的思虑,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节约情绪,聚合起心理能量。

麦肯罗,曾是美国红极一时的网球明星。

但他的职业生涯很短,没打几场比赛,就销声匿迹。

有评论员说:

麦肯罗很有力量感,但力量却被他的情绪分散掉了。

比赛时,他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满腹疑虑,愁肠百结。

球场上吸汗的白粉不合心意,他便反复想是不是有人故意刁难,想要暗算他;

搭档没接住球,他忍不住骂两句,但又很快后悔,开始担心队友不喜欢他;

自己一旦失误,便陷入无休止的自责,害怕观众对他失望,变得异常焦虑。

每场球下来,就算还有体力,却也被各种“想法”搞得自己再也无力应战。

相比之下,NBA的乔丹,就很少被情绪消耗。

比赛打得好,他不会焦虑以后会不会发挥得更好;

比赛没打好,他能迅速屏蔽掉外界的批评议论。

无论怎样,他都按自己的节奏训练,专注地打好比赛。

有段时间,他转行去打棒球,不少人当面指责:

“你去不熟悉的棒球场,肯定会失败,这是很丢人的。”

但乔丹却笑笑说:这有什么丢脸的,就算你们对我失望,也是你们自己的事。

看过这样一段话:

“工作干不好的根本原因,不是任务重压力大,也不是个人能力不行,而是大家的情绪能量太低。”

我们之所以感觉累,不在于处理工作本身,而是情绪上的消耗太多。

不想在工作中精神疲劳,我们要做的是减少内耗,提升情绪能量。

博主@YouCore,有个情绪赋能的“三步法”。

情绪发生前:生理优化。比如,通过早起跑步,吃一顿可口的早饭,去户外晒晒太阳,锻炼感知当下的专注力。

情绪发生时:认知转换。

遇到问题,碰上麻烦,往好的方面想,通过积极暗示来转换不良情绪。

情绪发生后:行动转化。减少内耗,少想多做,用行动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专注做事。

工作中,最忌凡事想太多,万事挂心头。

把精力往回收,少一点胡思乱想,多一点具体行动。

03


心态能量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曾提出过“能量层级论”。



能量层级低的人,消极懒惰,无聊乏味,在低效重复的劳动中耗尽自己的热情和干劲。

能量层级高的人,积极主动,活力四射,能不断为自己赋能,从而迈向更高的圈层。

很多时候,决定我们事业运的,恰恰是心态能量的强弱。

作家大米在《小巷人家》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977年恢复高考,部分中学老师被抽调去批阅试卷。

临行前,有人打听到高考阅卷实行军事化管理,不能回家休息,集中住宿的地方条件还特别差。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数学老师庄超英却满心期待。

他没把阅卷当成一项工作任务,反而将其视作一次学习机会。

过程中,他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弄清了很多教学过程中的疑惑。还时常向前辈请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后来,他凭借这次阅卷经历,写了几本辅导教材,还以专家的身份,被提拔到了教委。

俞敏洪说:心态正确了,事情才能做对,工作才能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把工作当机会,主动让自己在事上炼,职场就是你飞跃的跳板。

把工作当差事,每天混日子,职场就是折磨你的牢笼。

日本著名书商松浦弥太郎,刚步入社会时不过是个出版社的小助理。

但他从未像其他助理那样,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而是甘愿充当“免费劳动力”。


替老板跑腿送资料,主动打扫会议室,代客户传达意见,帮同事整理档案……

渐渐地,他摸透了文化产业的运营规律,掌握了不少销售技能,还积攒了客户资源。

后来,在老板提携和用户推荐下,他顺利打入出版市场,成为一名书商。

每当有人问及“逆袭秘诀”,松浦都说:

“很简单,就是做工作的主人,大胆投资你自己。”

职场上,人一旦为自己套上“主人翁”的光环,将不再囿于眼前小利。

而是能将目光投向远处,以更充足的心态能量,推动自己走向更高处。

而后站在更高的位置,像个操盘手一样,极具能动性地为自己调动一切资源。

在职场打拼久了你会发现,心态能量越足,人的事业版图越是没有边界。


04

作家托尼·施瓦茨,在《职场高效能人士》中讲过一个故事。

美联银行副总裁加里·法罗,是托尼职场培训课的学员,加里体重严重超标,每天无精打采地前来上课,却操心着公司的各种人事,对自己的前途也十分忧虑。

加里问托尼:“我到底怎么做,才能管理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托尼说:“你的当务之急,不是管理公司,是管理好你自己的能量。”

随后在托尼的监督下,加里开始运动减肥,重新安排日程,调整工作心态。

仅仅半年之后,他就恢复了精气神,顺利回到公司,做出了比之前更好的业绩。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定的能量储备,与生活交手。

能量层级,决定你的情绪和心境。

如果现在的你也感觉很累很丧,是时候好好管理自己的能量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