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

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制作推出的36集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2024年3月8日起每周五晚黄金档登陆纪实人文频道。第一集《龙年 走在龙腾大道上》已播出。第二集《上海的“号码百货”》也已在3月15日播出。

该系列分为“知上海由来”“看城市更新”“建人民城市”“开创新之先”“为全国服务”“与世界牵手”六大版块,通过“寻访”+“微故事”的形式呈现上海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温度,用地方志“致敬”城市,采撷方志繁花、瞰见上海繁华,让更多人从志书中读懂上海、爱上上海。

上海的“号码百货”

上海是中国近代百货业的发源地。从20世纪初开始,英商惠罗公司在南京东路开设3000平方米的分公司,成为上海最早的综合百货商店。此后,先施百货、永安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相继在南京路上开业,成为上海体量大、设施新、综合性经营的标志性百货公司。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了平抑物价、稳定市场,10月20日坐落在南京东路627号浙江中路口、营业面积仅1000多平方米的上海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公营上海市日用品公司门市部开业,经营百货商品3000多种。

1950年5月,日用品公司改组成中国百货公司华东区公司和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现今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上海市民会把“市百一店”俗称为“中百公司”就是源自这里。当时的华东区公司除领导华东区各省市公司外,负责收购沪产的日用百货商品调拨全国。市公司负责市内百货商品的批发、零售和行业管理。

1952年11月,华东区公司的采购供应业务划出,建立中国百货公司上海采购供应站,负责沪产日用百货的采购调拨业务。日用品门市部改为上海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1953年9月迁入迁至南京东路830号原大新公司店址,更名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

1953年的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市百货公司在商业中心地区建有8个综合性的“号码商店”,即:南京东路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淮海路第二百货商店、平凉路第三百货商店、长寿路第四百货商店、东门路第五百货商店、徐家汇衡山路第六百货商店、四川北路第七百货商店、中华路第八百货商店,在全市百货零售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1956年,永安公司公私合营后,改名为上海第十百货公司。当年,位于静安寺的原百乐商场140家商号也一并纳入公私合营,建立百乐商场管理处。1966年更名为上海市第九百货商店。至此,全市一至十的“号码百货”序列齐整。

至1978年底,曹家渡、徐家汇、静安寺、老西门、十六铺、北站、提篮桥、八埭头、中山公园、宝山、闵行、石化等22个地区改建和新建商业网点。在新建居民住宅区,陆续建成综合性百货商场,有曹杨新村、天山新村、泗塘新村、武宁新村、甘泉新村、凤城新村、鞍山新村、宜川新村等24座街道新村商场。

1987年,上海商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国务院提出“要大力推行租赁制经营”的精神,市政府制订租赁经营的若干政策规定,推动租赁制迅速发展。租赁范围从劳务行业延伸到百货零售行业。

1987—1988年,第一、第十两家大型百货商店改造拉开了上海百货零售商业设施大规模改造的帷幕。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第一、第十百货商店设施、环境落后状况,1987年1月已有70年历史的市百十店停业改造工程开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这座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商业建筑也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更新改造。同年,根据商业部关于在14个沿海口岸以无息借款方式投资建立“华联商厦”的指示精神,为加速改造进度,减少银行贷款,市百十店争取到商业部拨款1500万元,更名为上海华联商厦(现已改名永安百货),成为商业部在沿海14个开放城市和2个经济特区组建的横向经济联合体——华联商厦成员之一。

1988—1989年间,区域性和郊区百货商店密集建设,形成开业小高峰。1988年12月28日,环龙商场在上海新客站启用之际同步开张营业。同年,为区别于区百货公司的中小型商店,市财贸办批复同意上海市百货公司徐汇商场(创办于1977年,原址漕溪北路700号,在大木桥路设有分店)、长风百货商场(创办于1985年)分别更名为市第十一百货商店、市第十二百货商店。

至此,上海集齐一至十二全部“号码百货”,那也是上海国营百货行业最为辉煌的时期。

《上海通志》中刊载的“1995年上海市其他大型商店情况表”其中记录有“号码百货”的详细信息

当然,上海的百货业发展也并没有止步于12家百货商店。随着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第一百货与日本八佰伴企业合作开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上海第一八佰伴,开业当天人山人海,单日客流量高达107万人,创下吉尼斯纪录,相当于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客流量。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的百货业也开始转型提升,构筑现代化框架,越来越多的形态和业态出现了。2006年,中国第一家奥特莱斯在上海青浦开业,同时社区百货、都市百货、主题百货纷纷开业,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2024年春节之后,市百六店的闭店转型,当年的市百一店到市百十二店,如今只剩下了2家,即第一百货和很长时间内被称作第十百货的上海永安百货公司。

上海百货业近百年的变迁,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体现,是“为人民服务,不断革新,勇于尝试,敢于变革”的勇气。在百货商店不断更新进化的今天,去“逛商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物质需求,更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社交属性。

实体百货要继续转型发展,就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通过一系列联动与跨界的刺激,更好地唤醒顾客的消费需求。

见面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到实体商场,回归面对面的交流,发现生活的美好。

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

每周五晚19:50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纪实人文微信视频号、“方志上海”微信视频号

“上海通”网站视频专栏同步上线

(来源:方志上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