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领导人即将齐聚天津,共商区域与全球合作大计,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一番动作,却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他在访问中国前,向普京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那么,卢卡申科为何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提出这一要求?

8月31日至9月1日,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也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中方将与二十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十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海河之滨,共同总结“上合组织大家庭”的发展经验,谋划未来合作蓝图。

媒体人:卢卡申科对普京提出不情之请

普京、莫迪、埃尔多安等地区重要国家领导人都会到场,几乎囊括了欧亚大陆最具分量的政要阵容。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出席本来并不意外,毕竟白俄罗斯是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但他在会前的一番表态,却吸引了外界关注。

根据白俄罗斯官方消息,卢卡申科21日在国内的一场导弹产业会议上宣布,他将在近期访问中国。此话一出,舆论的焦点迅速聚焦在白俄罗斯与中国在军工领域的深度合作上。事实上,白俄罗斯的“波罗乃兹”远程火箭炮,本身就是以中国A-200与A-300火箭炮为原型发展而来。

早在2016年,白俄罗斯就从中国引进了6套A-200系统,并在本国底盘上进行了本土化改装,使之成为白俄军队的明星装备,还出口到了阿塞拜疆等国。如今,卢卡申科将再次出访中国,并且强调双方在火箭制造业有紧密合作,这本身就暗示着某种新的升级意图。

媒体人:卢卡申科对普京提出不情之请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披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卢卡申科在访华前夕,已经向普京提出请求,希望允许白俄罗斯将“波罗乃兹”远程火箭炮,升级为具备携带战术核弹头的版本。这一请求表面上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却触及到战略安全的底线。因为白俄罗斯虽然境内部署了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但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莫斯科手里。

换句话说,明斯克没有任何独立的核按钮。而如果“波罗乃兹”火箭炮真的搭载上核弹头,这将意味着白俄罗斯军队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核打击能力,这对于北约来说,无疑是危险的信号。

从卢卡申科的角度看,这一“魔改”的诉求并非无的放矢。过去两年,乌克兰战场持续胶着,北约在波兰、立陶宛等国部署的兵力和导弹系统,直接对准白俄罗斯西部边境。卢卡申科深知常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应对威胁,只有核威慑才能让北约真正顾忌。

白俄罗斯军方也在有意通过延伸射程、提升精度等方式,让“波罗乃兹”火箭炮逐步具备战术导弹的性能,而今再进一步追求核武化,逻辑上并不突兀。换句话说,卢卡申科向普京提出的这个“不情之请”,实际上反映了他面对北约压力下的一种焦虑与求生本能。

媒体人:卢卡申科对普京提出不情之请

然而,这样的诉求让普京陷入两难。一方面,俄罗斯本已将部分“伊斯坎德尔”战术核导弹部署在白俄罗斯,这在战略上对北约形成震慑。如果进一步放开限制,让明斯克在某种程度上握有核打击能力,那么西方将会把这视为核扩散的典型案例,对莫斯科施加更猛烈的政治与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白俄罗斯作为俄唯一真正的西部缓冲盟友,其安全直接关乎俄罗斯战略防线,如果卢卡申科在安全焦虑下动摇甚至被迫转向,俄罗斯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因此,普京需要在控制权和信任之间做出权衡,而这正是卢卡申科所谓“不情之请”的敏感之处。

总的来说,卢卡申科在访华前夕向普京提出的这一“不情之请”,就是一种在大国夹缝中求安全的策略选择。他既想借俄罗斯的核威慑为自己背书,又想通过中国的技术合作提升白俄的军工独立性,而天津峰会恰恰提供了一个让他把诉求搬上台面的舞台。

媒体人:卢卡申科对普京提出不情之请

但问题在于,这一诉求不仅牵动普京的神经,也触动了整个欧洲的敏感神经,更考验中国在多边外交场合如何平衡安全与合作的分寸。天津峰会注定不会只是一次例行的上合峰会,它将成为检验多极秩序下新型安全理念的一面镜子,而卢卡申科的“不情之请”,或许正是这面镜子里最刺眼的一道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