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来到福建福州,刚刚驶入马尾区,就能感受到这里的气息偏冷冽些。司机下车深呼吸,汽车尾气还没散,远处的马江海战纪念馆已映入眼帘,招牌灰白,门检口站着两位中年人,袖子卷到肘部,语气带点福州腔。来纪念馆,可能先会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但又割舍不掉一种陌生的好奇。历史现场真能安放我们的情绪?里面会不会什么都看不到?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往里走一百多步,左右看,昭忠祠的檐角挂着青藤,有人用手擦栏杆,灰烬味残留。进门看,一面黑白老照片映着张佩纶、何如璋凝重的脸。每幅面孔背后都不是静止不动,他们的犹疑和无力全都映在墙上。参观的队伍里有老人低头咳嗽,小孩牵着奶奶的手,盯着横幅发愣。谁都懂,走进来不会有什么振奋人心的结局。倒像是压在身上的愁云又压低了一层——这里不是祭功,而是追问。

再往昭忠祠内里一瞧,墙上镌刻着700多个名字。阵亡官兵,姓名排列各有起伏,字迹黯淡,有几个名字已经模糊。碑石斑驳,边角被雨滴冲洗得发白。站在昭忠祠里,四周安静到有些不自然。一个中年男人在碑前站了很多分钟,旁边的工作人员小声念解说稿,像是怕惊扰了谁。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历史这东西,明明都已过去一百多年,偏偏隔着台阶还是让人腿发软。“大清近代第一支海军”在半小时内全军覆没——这不是夸张。这帮将士甚至在开战前半小时还蒙在鼓里等通知,最后消息传下来只能草草应战。有人说,福建水师当年是东亚最强?说来也荒唐,福州造船厂是洋务运动的标志,二十年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对手是法国舰队,来势汹汹。谁都没想过会打得这么快。

事实是这样的,法军战书十点下达,下午两点说开战。何璟作为闽浙总督,脑子里多少还有点幸运心理。他火速把消息递给何如璋,没想到何大人还在纠结日期。想等一天?有意思,法国人不理。压根等不了那么久。表面镇静,内心乱成一锅粥。他们以为法国会再宽限,其实,只给了清军四小时。张佩纶忙着维护旧有秩序,命令部下:不开第一枪,违令必斩。没有准备,结果只剩被动等待。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不过,法军哪知道张佩纶他们没打算还手。距离开战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对面误会福建舰来挑衅,指挥官孤拔一声令下抢先动手。不到半小时,福建水师舰只几乎全部沉没,才投入火线就成了江底的残骸。江面浮着碎舰板,还有军帽、溅起的长串气泡。纪念馆墙面的一角特意挂了战损舰只示意图,红色叉叉扎眼!

法军伤亡几乎为零,这仗根本没有悬念。至于张佩纶、何如璋,炮声一起就逃之夭夭,风雨中狼狈至极。疯传说张佩纶雨中跑了二十里地,披麻带孝般的急促。朝廷大员,瞬间成了求生者?连带旁边一些小官一起扎进村巷,连累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湿冷,众生各有归处。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昭忠祠后山,绕过一片老榕树,一路踩着落叶。旧炮台保留的残垣尚可分辨,有人低声说这就是当年马江炮台。一旁是英国副领事署旧址,墙体残破,窗棂斑斑点点,不远还有一座江边教堂。不起眼的小路里,几株台湾相思树已盛开淡黄小花。清风里有人拍照,有的蹲在花下发呆。漫步其间,感受到岁月倦怠,历史在这里变成了颜色、气味,还有难以言说的凄清。

也许外人觉得,这场海战只是清末低效的缩影。其实仔细一想,并不是所有人都无能。福建水师虽败,但有将士不少死战不退,也有些武器、战法毕竟比同时期别处进步。只不过,指挥调度太糟糕,上级明争暗斗,瓦解了士气。那些人的牺牲成了纸上谈兵。败即败了,没什么可粉饰。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资料搜集中发现,近年来纪念馆每年都有上万人到访,尤其清明与八一期间。学生团队、退伍老兵、海军后代都有,不少人自带花束,到昭忠祠前静立。馆方根据福建省官方数据陆续补全了船舰、将士名单,把幕后的琐碎往事整理归档。2023年马尾区政府还专门公布,整修昭忠祠、重修大门,加固阵亡将士公墓。更多人愿意过来看看,当年被遗忘的片段慢慢浮出水面。

可是,有没有想过,今天我们回头看这些记忆,真能抓住什么?历史没剧本,谁都想演主角,更多是被推着走。对了,当时的福州,在洋务运动最鼎盛的片刻,马江一役打得天翻地覆。从此,列强纷至沓来,满清再也无法遮掩大势崩塌。多少年代的自信被这一战彻底戳破。谁会想到,最先进的船厂只在隆隆炮声中成废墟?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从马江回望,发现观众总会不自觉站在前人的立场上骂一句无能。可冷静下来想,倘若易地而处,在没有无线电、处处要防内耗的情况下,这种结局又算不算必然?偶尔深夜刷屏,有人说,纪念馆值不值得来——也许这个问题根本没答案。前人走过的道只是影子,今天的我们只能自个儿揣摩,想象当初的胆怯、无措和一点点挣扎。

我是觉得,真实历史总是比影视剧要残酷太多。你在昭忠祠看得越久,越觉得空气发沉,时间突然慢下来。那些死去的人到底属于谁,现在还能不能有人记得住?其实,每年都还有福建本地家属找来,带着手写的牌匾和锡器缎带。那几棵榕树根部被雨水泡得很深,看不见的那些根说不定还连着江水,连着百年前马江的伤口。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有意思的是,有时候风大,昭忠祠的门帘总会裂开点缝。那刻静得只剩脚步声,有人说像极了当年炮火停歇的霎那。其实,历史就停在最狼狈的那瞬间,不会再动了。纪念馆管理处的一个小伙子低声说,这里每隔几年都会有法国游客来,他们会来看对面那座英军建的教堂,也会合影。世界变了,马江还是马江。

现实总还留了一丝余地吧?来参观的人,或是沉默,或是讨论,有人怀旧,有人质问。没什么标准答案。你可以觉得这段历史无可奈何,也有人觉得值得再细究。反倒是马江海战纪念馆,承载起一种暧昧的态度——它不务虚荣,仅守本心,把一段简单又不体面的历史安静收存。参观的人多,每个人表情不一,有的焦躁,有的甚至发笑。

开打半小时全军覆没!数十艘战舰沉没,七百官兵阵亡,窝囊的一战

昭忠祠门前今年春天多了几箱菊花,是附近小学孩子搬来的。雨水浸润下,一草一木都饱含湿气。未来谁也说不清方向,但只要江水没干,这个地方,大概就没人能把它真正忘掉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