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2日,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季军争夺战里101-66大胜韩国队,给这次征程画上了一个还算体面的句号。季军,说实话,捧着这奖牌心里头多少有点不是滋味,毕竟咱是冲着更高目标去的。可看完整场比赛,姑娘们那股子拼到最后的劲儿,真让人挑不出毛病。亚洲杯这舞台,输赢兵家常事,咱赢了不狂,输了,也真不能光顾着埋怨。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年轻力量扛起大梁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这场球,几个年轻面孔真是越看越让人心里踏实。23岁的杨舒予,那叫一个敢打敢拼!进攻端顶着防守硬上,防守时脚步跟得上,那股子冲劲,活脱脱就是球队急需的新鲜血液。更别提18岁的张子宇了,在内线那就是定海神针,进攻基本都得靠她凿开空间。失误?年轻人肯定有,但以她现在的年纪和承担的任务来看,这表现绝对算得上出色。最难得的是那份沉稳,重担压肩上,一点不慌,该打就打,这份大将之风,未来可期!这俩姑娘,现在看就是能带动全队的核心胚子,以后扛起女篮大旗的角色,非她们莫属。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老将油箱里还有油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再看看队里的老将们,杨力维和王思雨,过去是铁打的主力后卫,现在角色转成了替补。年纪上来了,速度和对抗跟巅峰期比肯定有下滑,这咱都理解。但人家那拼劲,一点没打折!防守端照样肯上身体去缠斗,进攻时该扛着打照样往里冲,更关键的是,她们在场上就是定心丸,能稳住节奏,还能给年轻队员支招。教练关键时刻派她们上去,信的就是这份经验和斗志。这岁数了还能在场上这么拼,说实话,让人打心眼里敬重。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主力后卫的迷失令人揪心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但是,队伍里也有一名球员的发挥,实在让人看着揪心,甚至有点失望——25岁的李缘。教练组原本是把她当作未来主力控卫来培养的,可这次亚洲杯四场比赛打下来,就一场能勉强算合格(7分6助攻),其他三场加起来才得1分,场均0.5分,说句不中听的,这贡献度跟没上场区别真不大。场上不到1米7的身高成了明显的短板,防守端几乎成了对手的“提款机”,点名强打她太常见了,对阵日本时更是被田中心一步就过掉好几次。进攻端呢?外线三分投不进,突破到人堆里就找不着北,中距离也时灵时不灵。球到了她手上,经常犹豫不决,该给内线张子宇的球传不进去,整个进攻节奏一到她这儿就容易卡壳。说实话,以前觉得她技术底子不错,也在国家队磨练好几年了,是有培养价值的。但这次大赛的表现,真的让人心里没底了。球迷不是不讲道理,不是要求你场场超神,可身披国家队战袍打大赛,你得拿出实打实的贡献,光靠“潜力”两个字,真不够看。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更新换代需要胆识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这次亚洲杯丢冠,当然不能全怪李缘一个人。但一个被定位为主力后卫的球员,连续几场交出这样的答卷,实在让人很难说服自己,再投入大量资源重点培养她的意义在哪里?想想看,咱们梯队里不是没有好苗子。比如U19那个18岁的冉珂嘉,得分能力非常突出,在青年级别的比赛里展现出的冲劲和敢打敢拼的劲头,比现在的李缘要强得多。球队现在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期,是不是该更果断一点,大胆启用新人?用人不能光看资历,不能因为过去有成绩就一直给机会。年轻人怕什么?怕的是没机会!哪怕现在上场有点生涩,有点失误,那也是在交学费、攒经验,总比在板凳上看着主力状态低迷强。

就在今天!7月22日晚上,传来女篮、冉珂嘉的消息

教练组用人,有时候顾虑确实多。担心换人影响队内气氛,害怕舆论压力,也怕新人万一没打好要背锅。但咱这是国家队啊,最终拼的是硬邦邦的成绩!选人用人的标准,更该看的是当下的状态和即战力。一直让状态明显下滑的主力占据位置,新人得不到真正的锻炼,球队的未来指望谁?球员的能力,尤其是后卫这种关键位置,都是在高水平实战里一点点磨出来的。不给新人上场时间去感受大赛氛围、积累经验,永远也等不来能挑大梁的核心后卫。

团队篮球容不得短板

说到底,中国女篮能拼到现在这个位置,靠的就是团队篮球,靠的是每个人清楚自己的定位。年轻球员该顶上的时候就得顶上去,老将的经验和拼劲是财富,但也不能光指望老将拖着队伍走。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没有哪支强队是靠一两个人就能撑起来的,都得是团队发力。可要是主力后卫这个位置成了场上明显的短板,进攻组织不起来,防守还成为被针对的突破口,全队都得替她“补锅”,这比赛还怎么打?看看这次亚洲杯,对手都在进步,我们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真该好好反思了。

我不是专业教练,就是个看了这么多年球的普通球迷,有啥说啥。中国女篮想往上走,想在国际赛场更有竞争力,光靠情怀、光靠过去的名气是行不通的。成绩是打出来的。像李缘这次的表现,实在找不出太多理由再让她占据未来核心后卫的培养位置了。与其这样,真不如把宝贵的机会和资源,大胆倾斜给那些在训练里更刻苦、在场上更敢打敢拼的年轻姑娘们。给新人机会,也许短期内会有阵痛,但长远看,这才是为下一届大赛,甚至更远的未来积蓄力量。您觉得呢?这女篮的后卫线,到底该怎么选人用人?欢迎大家伙儿一块聊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