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高志凯怒斥“台独”:赶紧认祖归宗
1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重量级智库——兰德公司最近出炉的一份超重要报告。《稳定美中竞争关系》这份报告,针对台湾问题给华盛顿提了个很吸睛的建议:美国要不要干脆公开说清楚,“我不支持台独,但也不反对你们和平统一”?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像个“大新闻”,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一套非常精密的战略逻辑,我们用大白话来拆解一下:首先是给北京一颗“定心丸”:别急着动手。
兰德报告的核心目标是“稳定”。它认为,中美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最怕的就是因为台湾问题“擦枪走火”。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得想办法让两边都觉得,“现在还没到掀桌子的时候”。
所以,它建议美国对大陆释出“政治保证”。 意思就是,美国可以明确告诉北京,“我们不会主动去搞台独,也不会阻挠你们最终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这是在给北京吃一颗“定心丸”。让大陆觉得,和平统一这个“终极目标”没有被彻底堵死,所以可以再等等,不用那么着急用武力解决问题。这符合报告里说的,要尽量用政治保证来换取北京的“耐心”。
报告里最“扎眼”的部分,是它对台湾提了个“大胆建议”:美国在保护台湾的同时,得“管住”台湾,别让台湾利用美国的保护伞去搞“升级紧张”的动作。
兰德很清醒地看到,台海风险不仅来自大陆的军事施压,也来自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一些言论和动作。这些言论可能会“踩到红线”,反过来刺激大陆升级军事行动。
就像是说,美国给你提供的是“保险”,但你不能拿着这份保险去“飙车”(采取挑衅行为)。美国要用自己的影响力,约束台湾,让它明白:不能用美国的支持,来给自己“壮胆”去搞破坏现状的行动。
除了大的政治信号,报告还聚焦在实操层面,说白了就是要防止“意外”发生:
建议美中建立多条“热线”,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所谓的“二轨”)高层军事沟通。万一真出事了,电话得能打通,避免因为误判导致冲突升级。
报告主张,两边都要把自己的“红线”和对应的“惩罚”说得更清楚、更具体。比如,北京要说清楚台湾什么行为是“踩线”;美国则要明确告诉北京,一旦你采取封锁或武统,就会变成国际社会的“弃儿”。目的就是提高透明度,让彼此的行为都在预料之中。
总而言之,兰德这份报告不是要美国放弃台湾,也不是要美国“摊牌”,而是想告诉美国:在跟中国这个大对手竞争时,你得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它的逻辑很清晰:用足够的军事力量去威慑中国大陆不敢动,同时用明确的政治信号和对台湾的约束去管理台海的“现状”,不让任何一方去主动制造冲突。 这是一种非常务实、以稳定为最高目标的“风险最小化”战略。不过,兰德这套“风险最小化”的战略,能争取多少时间,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因为,兰德的建议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美国的表态对大陆的战略决策仍有足够的制约作用。 然而,这套逻辑正面临大陆日益增强的主导权和时间优势的严峻挑战。
随着解放军在台海区域的军力部署和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的成熟,大陆已拥有强大的区域主导权。美国的任何“保证”或“不保证”,越来越难以从根本上动摇大陆运用非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正如大陆官方所强调的,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大陆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为其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更雄厚的基础和更强的战略定力。大陆更有底气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表推进,而非被华盛顿的“战术性”表态所左右。
大陆认为,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在这一宏大叙事下,时间被视为站在大陆一边。台湾问题是因民族弱乱而产生的,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虽然岛内年轻世代的“台湾人认同”比例偏高,但大陆持续推进的经济融合和文化连结,目标是长期性地塑造台湾内部的认知环境。更重要的是,大陆的综合实力增长本身,就是对台湾内部政治格局形成一种巨大的、持续的外部压力。
大陆现在更关注的是如何塑造大势,推动两岸融合发展,逐步挤压“台独”空间。美国的“不挺台独”,可能只会成为一个聊胜于无的因素,而不会是阻止大陆按照自己节奏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