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3日讯(记者 赵昕睿)在特朗普推行一系列关税政策影响下,国际贸易局势愈发复杂。美国中概股、计划赴美上市以及境外销售占比颇高的IPO,或会面临着程度各异的冲击与挑战。

在这场关税风暴的席卷下,受影响的或不只是美国中概股和计划赴美上市IPO,国内一级市场同样面临挑战。关税影响不仅引起监管层对IPO的细致问询,同时,已有IPO在签署文件中,对关税政策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或体现对政策的高度敏感与重视。

赴美上市企业规模正普遍缩减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一系列关税政策正给美国 IPO 市场带来显著冲击。原本被预期为 IPO 大年的2025年,由于当前市场的不稳定,部分国外企业搁置了赴美 IPO 计划,其中科技公司居多,如票务平台 StubHub、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交易平台 eToro等企业都在列。

国外分析师指出,只有市场持续稳定一段时间,大多数公司才会重新开启美国IPO窗口。关税影响下,美国中概股及境内IPO是否会受到波及也备受关注。

据Wind数据显示,当前在美完成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已达386家。2025年内已有28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交易所成功上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家。其中,工业与信息技术行业表现突出,分别以 8 家和 5 家的上市数量占据较高比例。然而,募资规模合计仅达3.4亿美元,较去年16.8亿美元相比则下降近8成,或意味着赴美上市企业的规模正普遍缩减。

在境外发行备案方面,中国企业情况如何?Wind 数据显示,年内当前已进行备案的中资企业达到 16 家,较去年同期增加 5 家。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美国关税签署前的最后一天,仍有境内企业备案赴美上市,为旷世联盟,但自关税令下达后,截至目前,尚未有境内企业递交备案材料。

综合各项数据来看,2025 年以来,无论是赴美备案还是在美国交易所已完成上市的中国企业,相关数据与同期相比均呈现上涨态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系列关税战的持续影响下,美国中概股以及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或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面对关税影响,IPO迅速反应

特朗普一系列关税政策,也让众多对美出口的IPO企业受到挑战。近日,监管部门在多份IPO问询函中,对关税及贸易相关风险影响都进行了细致问询。

4月8日,由中信证券保荐的瑞立科密,在深交所申报的IPO文件更新了意见落实函。报告期内,发行人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 5926.73万元、6573.86万元、20162.15万元和15311.6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40%、5.06%、11.68%和 17.23%。尽管从境外销售占比来看,这一数字似乎并不起眼,但监管部门依然针对国际局势变化对相关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要求发行人补充说明。

对此,发行人回应称,由于报告期内,发行人对美国客户、供应商的销售及采购占比较小,不存在重大依赖,美国关税政策对发行人主营业务的影响较小。

此外,发行人以内销收入为主,外销收入具备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未来经营业绩不存在大幅下滑风险,主要出于三点原因。一是中国与公司主要境外客户所在国家具备良好的双边关系,发行人境外业务面临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公司与主要境外客户已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基础,境外客户合作具备稳定性及可持续性;三是公司作为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具备持续开发和维护境外客户业务的能力。

不过,发行人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中也提示到,若公司主要境外市场实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贸易保护政策,或者未来国际 争端或制裁持续升级,局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可能会导致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影响公司在境外国家销售业务的正常开展,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赴美上市企业规模正普遍缩减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人意见落实函虽于4月8日更新,但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均在4月2日完成了文件签署,这一天正是美国当地对等关税的生效日。反应如此迅速,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关税政策变化的高度敏感和应对效率。

在局势动荡的当下,IPO 企业如何在复杂的关税环境中找准航向,瑞立科密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的样本。后续,市场将持续关注这些企业在应对关税挑战时的策略与成效。

面临关税扰动的IPO还有哪些?

在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关税问题已成为高悬在众多 IPO 企业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部分企业选择在招股书中主动披露关税风险,还有一些企业则在监管问询环节直面这一棘手难题,显然,被关税波及的IPO企业绝非个别现象。

4月3日成功过会的技源集团,在上会时就被监管层问询,要求结合主要产品市场空间、销售地区相关贸易法规、关税政策、汇率波动等,说明公司经营环境是否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对持续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相关问题也凸显出监管部门对关税等外部因素影响企业上市前景的高度关注。

而目前在主板排队的青岛青禾,受到此次关税影响或更大。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洲市场占比独占鳌头,2021年至2024年6月分别达到占比36.44%、48.77%、50.12%及42.42%。

赴美上市企业规模正普遍缩减

发行人在也招股书中明确风险提示,若公司主要的生产经营及销售地区政治、经济、贸易政策等方面出现不利变化,则可能给公司带来消费者需求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关税成本上升等 不利影响,从而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美国销售市场占比高仅仅是青岛青禾面临的挑战之一。自 2024 年起,公司就将墨西哥生产基地的主要产能转移至越南,并且在其 IPO 募投计划中,增资越南子公司赫然在列。

然而,此次关税计划中,越南将被征收高达 46%,这无疑给青岛青禾的上市进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未来,公司能否成功跨越关税障碍,顺利登陆资本市场,也有待市场进一步观察。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