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万物之理,可观阴阳两面、捭阖两种状态。我是中国鬼谷子研究学院院长兰彦岭,带您了解《鬼谷子思维》,解锁新人生!欢迎交流,为您答疑解惑。
说起纳兰明珠,大伙儿可能先想到他儿子纳兰性德的词。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老爷子当年在康熙朝权倾朝野,最后快掉脑袋的时候,干了件惊掉所有人下巴的事儿 让人告自己谋反!这招绝棋咋想出来的?
权倾朝野的 "二皇帝"
纳兰明珠可不是一般人,祖上是叶赫那拉氏,跟慈禧太后还是亲戚呢。
不过他没靠家世,从御前侍卫起步,一路干到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成了康熙面前的 “铁帽子”大臣。
那时候京城流传着一句话:“要想官运通,先拜明珠公。”谁要想升官发财,都得先去他府上递帖子。
明珠厉害在哪儿?
一是懂皇帝心思,康熙想干啥,他提前就琢磨透了,二是会玩权术,跟索额图斗了十几年,把 “南党” 打理得铁板一块,三是能办实事,不管是修河道还是调兵将,他都门儿清。
朝中九成的奏折先经他手,江南水政说改就改,关外兵马说动就动,活脱脱一个 “二皇帝”。
可权力这东西,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紧,漏得越快。
康熙晚年,朝堂上太子党、八爷党斗得不可开交,明珠被看成太子党后台,明枪暗箭少不了。
先是有御史弹劾他插手官盐案,接着又有巡抚说他“势压六部”,连康熙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手老是不自觉地握紧,这可是皇帝动杀心的信号!
老虎落平阳被犬欺
康熙二十七年春天,一道圣旨下来,罢了明珠所有职务!
这可不是简单的卸任,而是要他的命!以前门庭若市的纳兰府,转眼就冷清了,百官避之不及,连上门送别的都没有。
明珠坐在空荡荡的书房里,案头积了灰,窗外是枯枝败叶。印章交了,笔砚收了,从朝堂最亮的星,变成了待罪之身。
宫里传来消息,说皇上动了杀心,户部在翻他的账,兵部在查他的印,这哪是审案,分明是要清党!
他背后牵扯着半朝官员,杀他不是因为贪污,是要砍断整个旧体系的根!
更惨的是,儿子纳兰性德早就去世了,晚年无依无靠。管家收拾东西准备跑路,旧属们人心惶惶,宅门随时可能被贴封条。
这天晚上,明珠把家人叫到跟前,大伙儿都以为他要安排后事,没想到他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去兵部告我谋反!”
把死局下成活棋
家人都以为明珠疯了,哪有自己告自己谋反的?
可明珠却说:“贪污是死,谋反是活,赶紧去!”
于是一封举报信直接送到了兵部,上面写着明珠私藏军器、勾结边将、图谋兵变,字迹工整,跟闹着玩似的。
兵部尚书接信吓了一跳,还以为看错了。
这事儿立马惊动了朝野,内务府、步军统领衙门、三法司全来了,把纳兰府翻了个底朝天:书架拆了,地砖撬了,字画一张张翻开,连墙缝都没放过。
结果呢?军器没找到,兵图没发现,就搜出点兵部文件副本、银两和官信。
康熙接到奏折沉默了很久,最后批了六个字:“再查。毋草率断。”
明珠这招太狠了:告自己谋反,把事情闹大,逼着康熙不能轻易杀他。因为谋反是大案,不查清楚没法交代;可查不出实据,就不能杀他。
这不是认罪,是拿命赌康熙的心思,皇上您要是杀了我,就得背个 “构陷老臣” 的名声,还得担心我背后的人闹事,犯不上啊!
活着才是最终赢家
两个月后,案子不了了之。
三法司上奏:“明珠虽名涉反,实无行迹,可降职削俸。”
康熙大笔一挥:“允。”明珠保住了命,只是被削职为民,禁足府中。
这事儿为啥能成?
因为康熙也有顾虑:明珠是老臣,杀了他,索额图那帮人更嚣张,南北党争能把朝堂掀翻,再说了,明珠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杀了他,谁知道会引出啥乱子?
留着他,既能稳定局面,又能敲山震虎,何乐而不为?
但他这招自爆,保下了家人,妻子没受辱,府邸没被抄,子孙没流放,纳兰家的香火算是续下来了。
纳兰明珠不是第一个玩权术的,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他绝对是最狠的一个 —— 连自己都敢告!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朝堂上,他用最险的招,换来了最实在的东西:活着。
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击关注解锁更多好的内容,谢谢你的支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