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台湾慈湖陵寝,游客们正进进出出。当中几位背着旅行包、戴鸭舌帽的年轻人,也顺着人流静悄悄地混了进去。几分钟后,一桶红油漆倒在蒋介石灵柩上,红艳刺眼。守陵宪兵没动,管理人看着没吭声。到底是谁干的?他们想干嘛?事情闹得不小,大家一时议论四起。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据台媒进一步报道,行动者自称为“独派青年”。他们承认自己泼漆行动,并把此举称作“转型正义”。消息传出,慈湖陵寝那片静谧里,闪了一瞬闹剧的荒诞色彩。泼漆者被迅速锁定,有人说他们是社团分子,有人猜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推手。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网络里关于此事的消息,也就那几天传疯了。实时热议榜前列,新闻截图到处翻。案发当时,几名青年身手麻利,分工明确——一组拍照,一组泼漆,时间很短。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但没第一时间给出处罚。岛内不少名嘴将事件归结于长期的政治分裂,有些学者还把数据摆出来三年来,岛内涉及“去蒋化”的公共案件已有二十多起,针对蒋氏陵寝的恶作剧增长到两位数。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蒋介石的灵柩为什么成了众矢之的?事情远没有表面上单一。从蒋氏后人到台湾政坛几经动荡,“浮厝”停灵,遗愿迁骨大陆,都是台湾几十年里的老话题。每次有人提起蒋家,似乎总会挑动岛内的旧伤。再算上此次泼漆事件,反对和声援声音就在岛内反复交锋,甚至传到更远的地方。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1973年初春,蒋介石感到大限将至。他告诉家人死后先停灵慈湖,等有机会回南京紫金山,落土为安。他的浮厝遗愿,家族人一直铭记。可双脚踏在动荡年代,归根谈何容易。慈湖陵寝成了两蒋的临时栖身地,几十年里数次遭遇斩首、破坏、泼漆……尤其这次“2·28行动”,更被反独群体视作撕裂族群底线的行为。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难道分裂分子靠泼漆就能拉拢民心?恐怕适得其反。岛内有些舆论正是这些极端行为让更多人反感。帖子里,照片下方,更多人看见了对历史和逝者的公然不敬。事件过后几天,蒋介石曾孙蒋万安公开发声,他说自己痛心至极,希望能有尊重先辈的基本底线,灵柩迁回祖地才算落叶归根。这话后来被当作台面上的风向标,一度引起热烈讨论。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实际情况是,不只蒋介石一人浮厝。同在桃园的蒋经国灵柩也暂厝不葬,与其父相隔不过一公里。他们生前的恩怨与相互的牵挂,死后浮停一省之间。有人说真正在意迁灵的只有蒋家的后代了,政坛声音越来越弱,家族话语权甚至连社会热点都算不上。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蒋氏家族的故事翻到两蒋后代,有些扑朔迷离。例如蒋经国和生母毛福梅的苦涩过往。历史文档显示,蒋介石与毛福梅婚姻本就很生硬,感情淡漠,导致父子关系紧张。蒋纬国倒成了蒋介石眼里的亲密晚辈。有人牵扯旧事,说蒋纬国其实是戴季陶与日本女子的孩子,蒋氏家族表面圆满,内里各怀心思。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翻阅权威数据,蒋氏后人的政治光环早已远不如上一代。据台行政院2017年普查显示,蒋家最活跃的政治人物只剩蒋万安一人。反观当年,蒋孝严在外交领域成绩斐然,连续数年获选“最受信赖的蓝营人物”。现在的话,岛内政坛变迁,家门人进政界者屈指可数,蒋家大半子孙投身文教、经商。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有人举蒋孝勇为例,1996年他带着一身病回浙江奉化祭祖,其后多次提议把蒋家先人移灵大陆。甚至申请公文送到台北议会,最后被搁置。蒋孝武、蒋孝慈、蒋孝严,也各走各路。蒋孝武早年颇桀骜,成绩常排末位;蒋孝慈专注学术,后来做了东吴大学的校长。只有蒋孝严还在边缘舞台上打转,却始终没再往家族权力核心上靠。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全台“去蒋化”浪潮又像山火蔓延。公开史料显示,从2010年至2018年,台湾“去蒋”相关纪念地遭毁坏案例增加了五倍。蒋氏雕像被拉倒成日常,洪秀柱等人曾为家族公开抗议,但风头早已过了。部分岛内极端团体甚至把蒋介石雕像绑在厕所旁边,标注嘲讽。政策层面,台当局对移灵的态度犹如推诿。每年都会讨论,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两蒋后人身上关于家国归属、家族荣耀、历史恩怨的矛盾从没断。有人指责岛内当局疏于历史责任。可也有不少声音家族自己都不团结,内部分歧公开化,有人想回大陆安眠,有人慑于现实避谈政治。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看到这里人们可能也会想,是不是留在慈湖反倒成了一种隐喻?岛内舆论时而暗涌,移灵大陆的声音如潮起潮落,没有实际行动。官方托辞是一大障碍。台“文资会”近年决议,蒋氏灵柩“暂厝慈湖”,反复声明不是永久安放。其实到底哪里才真正属于他们?社会上答案从没统一过。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转回泼漆事件。有人以此为由炒热“去蒋”的争端。岛内2021年民调显示,支持两蒋归葬大陆的受访者比例首次低于40%。反倒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历史细节兴趣寥寥,一个家族的浮沉、政治潮水起伏里,历史人物变得模糊。时间推移,故事散了,冲突却偶有新变。

蒋介石灵柩被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要说此次事件,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历史争议的长期发酵和现实权力结构的松动。历史遗愿、家族分歧与政治推搡相互缠绕。每有突发,岛内外分裂立场迅速分化。蒋介石和经国的身后之事仿佛成了岛内政局的缩影,不断被不同话语拿来炒作。但怎么这个家族、这段历史,或许在不同人心中有着离散的意义。


暂时没有人能解开蒋氏灵柩归宿的谜团。迁灵还是留滞、说不清是妥协,还是坚持。浮厝的现实,拖延的政策,家族内部的软弱,移灵话题每年都提,每年都被搁置。岛内外的现实,历史、政治与人情混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才疏得开——这桩旧事,还会怎么继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