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外交部重磅视频《不跪》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回望,上甘岭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志愿军将士用胸膛堵住枪眼的剪影,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那场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六万余人,倾泻炮弹一百九十余万发,将山头削低两米,却始终未能让中国军人低下高贵的头颅。
今天,当"不跪"二字再次响彻云霄,我们触摸到的不只是历史深处的滚烫记忆,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化征程中淬炼出的精神密码:跪下,换不来尊重,只有更强者的铁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先辈未曾下跪,我辈岂能下跪!
上甘岭战役中,十五军官兵在坑道里坚守四十三昼夜,战士们用铁锹蘸着敌人的血书写"人在阵地在"。
当运输队第八次打通补给线时,三百公斤苹果仅有一人吃到,这个数字背后是志愿军将士"宁愿战死也绝不后退"的集体意志。
这种精神在朝鲜战场延伸出松骨峰的烈火、长津湖的冰雕,在和平年代化作林俊德院士在罗布泊坚守五十年的执着,化作黄大年教授"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呐喊。
新时代的"上甘岭"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演变为科技攻坚的战场。
当美国对华为实施芯片断供时,海思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备胎计划"骤然亮剑;北斗团队在技术封锁中完成全球组网,用26年走完GPS四十年路程。
这些新时代的"坑道战士",用自主创新突破重围,印证着"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的深刻哲理。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百坭村的扶贫路上,用30岁的青春书写"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
这种精神传承,在抗疫斗争中化作4.2万名医护人员逆行的背影,在重庆山火扑救中凝成摩托车队运送物资的星河。
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构筑起守护人民的钢铁长城。
面对国际舆论场的惊涛骇浪,中国外交展现"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从阿拉斯加"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铿锵回应,到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世界好,中国才会好"的天下情怀,中国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行动坐标。
这种外交智慧,既传承着"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古老哲思,更彰显着百年大党的政治胸襟。
在空间站建造任务中,90后航天员首次执行出舱任务,平均年龄33岁的问天实验舱团队创造中国航天纪录。
这群年轻人用"把梦想写进星空"的豪情,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从贵州FAST望远镜的"天眼"团队到"华龙一号"核电研发组的青年工程师,中国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处处跃动着青春身影。
当00后大学生在西部支教中绽放青春,当外卖小哥组建"红旗巡逻队"守护社区安宁,当乡村教师用粉笔点亮山里孩子的未来,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共同铸就民族复兴的坚实底座。
穿越历史而来"跪着生,不如站着死"的革命宣言,正在转化为"站着拼,笑着赢"的生动实践。
不跪,是“强国有我”自信;是“合作共赢”的信号;更是“以斗争求和平”的底线。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坐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懂得"不跪"的分量。
这不是固执的对抗姿态,而是文明古国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持精神独立的清醒选择。当C919翱翔蓝天划出新时代的航迹,当"蛟龙"深潜万米探秘生命起源,当中欧班列汽笛声穿透亚欧大陆,我们听见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正在共鸣。
这,就是永不弯曲的民族脊梁;这,就是永远向前的中国力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