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火未熄,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南高加索又起事端。不久前俄罗斯打击了乌克兰境内的阿塞拜疆油库,遭到阿乌两国的强烈谴责。而特朗普插手高加索地区事务,又动了俄罗斯的奶酪。多重矛盾交错,让南高加索处于严重冲突的边缘,这里会沦为第二个乌克兰吗?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Part.

1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俄乌冲突的硝烟自2022年燃起,便如同一场无法停歇的风暴,席卷了欧洲东部更将触角伸向了遥远的高加索山脉。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2025年8月8日开始,俄罗斯军队持续对乌克兰敖德萨州发动无人机袭击,而袭击的目标并非乌克兰的设施,而是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油库。乌方调查证实,无人机从克里米亚俄军基地起飞,采用卫星制导与图像匹配技术,是“蓄意且精准的打击”。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俄罗斯为何蓄意打击阿塞拜疆的油库?SOCAR油库是阿塞拜疆向乌克兰出口能源的关键中转站,自2023年俄乌冲突升级后,每年向乌输送130万吨原油。此次俄罗斯打击该设施目的就是要“切断乌克兰的能源补给线,削弱其战争持续能力”。俄军的袭击行动遭到乌克兰和阿塞拜疆的强烈谴责。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就在袭击发生的同一天,华盛顿白宫正在展开一场三方会晤,美国总统特朗普作为东道主,接待了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阿塞拜疆外长与亚美尼亚外长共同签署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文本,这一仪式标志着两国结束了由领土问题引发的长达30年的敌对状态,握手言和。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根据约定,亚美尼亚将开放一段长约32公里、宽5公里的领土,用于建设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公路与铁路通道。白宫将其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以彰显特朗普促进两国和解的功绩。这条42公里长的过境走廊预计将包括铁路线、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以及光纤线路,值得一提的是,亚美尼亚政府已与美国企业签署协议,将该走廊的独家开发权与99年运营权授予美国,这意味着美国将直接掌控这条战略通道的管理权、使用权及收益分配权。特朗普可谓名利双收。


长期以来,俄罗斯始终在南高加索事务中扮演调停者角色,但尤其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关系出现裂痕:特朗普政府抓住这一契机推动阿亚和解,直接冲击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格局。


这意味着,俄乌冲突尚未平息,高加索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舞台。一边是俄乌战场的能源绞杀,另一边是美国强势介入南高加索,两大热点相互勾连,让本就动荡的欧亚大陆再添新的火药点。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王冲:

特朗普撬动了俄罗斯盟友,在这里北可制俄、南能胁伊,还截断俄伊经阿塞拜疆的战略通道,美国借此笼络两国并威慑俄伊,一箭多雕。俄罗斯如鲠在喉,愤而炸毁敖德萨阿塞拜疆油气设施,其“非友即敌”的逻辑十分鲜明。


Part.

2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回溯历史,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矛盾核心是纳卡地区归属问题。


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矛盾早已存在,2020年11月9日,在亚美尼亚境内靠近阿塞拜疆的边境地区,俄罗斯一架米-24武装直升机被阿塞拜疆军队误击,导致两名机组人员死亡,一人受伤。阿塞拜疆外交部随后承认事件并道歉,愿意赔偿损失,俄阿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2022年,阿塞拜疆绕过俄罗斯,建成通往欧洲的“南部天然气走廊”,年输气量达180亿立方米,这条天然气走廊直接挑战俄的能源垄断地位,双方裂痕由此加深。


2023年,纳卡冲突成为关键转折点。阿塞拜疆发动军事行动时,俄罗斯作为集安组织主导者未出面干预,被阿方视为“默许”大举进攻夺取纳卡,俄阿关系开始恶化;2024年12月,俄方以“安全威胁”为由击落一架阿民航客机,造成38人遇难,阿方随即驱逐俄驻巴库大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俄罗斯与亚美尼亚的矛盾则源于2023年纳卡冲突中未获俄支持,亚美尼亚准备退出集安组织,转向美国采购武器;并与美国举行“鹰伙伴”联合军演。同年6月,亚美尼亚终止与俄罗斯的情报共享协议,转而与北约建立情报合作机制。这些举动被俄罗斯视为“背叛”,俄随即停止对亚美尼亚的天然气价格优惠,直接打击亚美尼亚经济。


两国与俄罗斯的矛盾焦点,最终都指向地缘自主选择权。阿塞拜疆希望在俄美之间保持平衡,却因能源利益与俄走向对抗;亚美尼亚试图摆脱俄的控制,却面临俄的经济与安全施压。这种矛盾在特朗普介入后进一步激化,形成“俄罗斯对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美国”的复杂对抗格局,为地区冲突埋下伏笔。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趁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不断削弱其周边影响力,拉拢多国倒向西方。阿塞拜疆因有土耳其这一坚定军事盟友撑腰,对俄反制强硬,不惧外交压力,甚至与俄在外交场合公开互相指责,足见双方矛盾已到了“撕破脸”的地步。


高加索局势的恶化已成为影响俄乌冲突走向的关键变量。阿塞拜疆在油库遇袭后,虽未正式解除武器禁运,但通过土耳其中转,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俄罗斯为应对两线压力,被迫调整战场部署。从乌克兰南部战线抽调的3个S-300防空营、2个坦克旅已部署至北高加索,导致赫尔松方向俄军防御力量削弱。乌军抓住机会发动渡河作战,收复了第聂伯河左岸3个定居点,这是自2023年冬季以来乌军首次在南部战线取得实质性突破。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而在能源领域的连锁反应更为显著。阿塞拜疆宣布将对乌原油出口量提升至每天20万桶,并绕过俄罗斯管道,重新启用历史悠久的巴库-敖德萨石油输送管道。这让俄罗斯切断乌能源供应的企图落空。


尽管阿塞拜疆石油出口量占全球3%,但70%的出口依赖俄罗斯控制的巴库-新罗西斯克管道。一旦激怒俄罗斯,这种经济命脉的“命门”被切断,阿塞拜疆将在西方眼中失去价值,这也让阿塞拜疆不得不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左右逢源,保持基本的平衡。


俄乌冲突尚未解决,高加索若再燃战火,将形成“东西两线”夹击俄罗斯的态势,彻底重塑欧亚地缘格局。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罗斯在中亚安全与经济合作上影响力显著。就高加索局势,我认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现政府均持谨慎态度,只想谋求更多发展机遇与平衡外交,而非与俄决裂。这促使各方对新竞争对手保持克制,形成有序竞争,避免地缘政治关系失控。


Part.

3


高加索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版图中堪称独一无二,这也正是美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争相介入的原因所在。北与俄罗斯广袤的领土相连,南与伊朗、土耳其等中东强国接壤,东望蕴藏着巨量能源的里海,西临战略意义非凡的黑海。这种“三洲五海之地”的独特区位,使其成为连接欧亚两大洲的交通咽喉,更是能源管道跨大陆基础设施的必经之地。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高加索地区与周边的里海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48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8.3万亿立方米。里海的能源要输送到欧洲市场,高加索地区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通道。俄罗斯长期主导着里海能源向欧洲的出口节奏,而美国若能在南高加索建立影响力,就能打破俄罗斯的在欧洲的能源钳制地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王冲:

未来全球能源争夺激烈,俄罗斯石油难流入欧洲,阿塞拜疆等周边国家重要性凸显,美国不会放任其失控。特朗普作为商人,深知石油筹码的重要性,抢先者占优。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高加索竞争本质是地缘政治、能源霸权与文明主导权的三重博弈。俄罗斯视该地为抵御北约东扩、巩固南部安全的关键,失守或威胁国家统一;美国则关乎地缘格局与欧亚大陆力量平衡;欧洲关乎能源供应与竞争力;伊朗和土耳其则希望借此提升话语权与安全。未来,高加索地区竞争加剧,不确定性增多。


Part.

4


在多重矛盾交织下,高加索地区濒临新危机。美国“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计划触动多方利益:俄罗斯视为“对其传统势力范围的侵蚀”,加强与亚美尼亚反对派接触以影响该国议会表决;土耳其加速在阿塞拜疆军事布局,驻阿军事顾问增至1200人,引发伊朗与俄罗斯警惕。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阿塞拜疆拟投12亿美元升级对欧天然气输送网,计划2027年供气量将达200亿立方米以填补俄退出后的市场空白;俄罗斯则威胁终止与阿能源过境协议,或致阿能源出口减半,双方博弈白热化。


此外,亚美尼亚民族主义势力多次抗议政府“放弃纳卡主权”;阿塞拜疆与伊朗边境摩擦升级,双方本就存在边境民族与水资源分配分歧,阿塞拜疆与美走近后地区影响力扩张,更令伊朗警惕;俄罗斯又在北高加索大规模军演,示威意味浓厚。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王冲:

美国介入,短期看推动了亚阿两国解决领土纠纷、修建公路促进交流,但长期来看,若根本问题未解,协议停火将很脆弱。且土耳其或重蹈覆辙对亚美尼亚不利,伊朗扩张也可能与阿塞拜疆冲突,这些美国均难以预料控制。外力可短期促成合作,却难改该地区多年的深层矛盾。


高加索局势的升级正引发全球地缘格局的多米诺效应。欧盟支持美国主导的走廊计划,希望借此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但欧盟内部对能源获取途径仍存在颇多分歧,担心地区动荡影响能源供应。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美国能源企业则趁机扩大在里海的勘探权,投资开发沙赫德尼兹气田,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能源空间。


伊朗则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共同在亚美尼亚边境举行联合军演,抵制美国影响力的扩张;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虽表面“中立”,却暗中加强与美国的能源合作。


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就高加索局势发出警告,但大国对抗让地区冲突的解决更依赖势力均衡而非国际规则。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王冲:

高加索堪称“火药桶”,其和平短暂且脆弱。如果没有美俄之间的充分合作、大国的平衡协调,该地区矛盾是结构性的。长远看,俄罗斯若从俄乌冲突中腾出手,相关国家将麻烦不断。可怕的不是外力的武力入侵,而是不同程度渗透致施加影响导致国家内部分裂,使小国难有恒定长远目标,此乃小国之悲。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近期美俄领导人在阿拉斯加进行了会晤,虽然关系看似友好且亲密,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战略互信的恢复。相反,高加索正是他们试探彼此底线的前沿地带。这种“一边对话一边角力”的模式,显示出美俄在高加索的博弈从未停止。


或许,高加索的未来取决于俄乌冲突的结局,更取决于大国的相处之道。是继续通过代理人冲突相互消耗,还是建立基于规则的竞争框架?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决定着高加索的命运,也将影响整个欧亚大陆的未来。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美国势力的进入将使高加索地区再大国竞争上更复杂,但美俄关系稳定则地区可保太平。特朗普若掌控科技、经济及全球政治主导权,会潜移默化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国家靠拢。他无意地缘热战,也不热衷价值观外交、干涉他国内政。因此,美国在高加索的扩张限于软实力及经济领域,且非排他性,不会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弹。


特朗普调停后俄乌局势反而越来越乱


制片人:王瑞

编导:易晏

编辑:王津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