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导弹打穿以色列纵深,中东远程打击时代来了胡塞武装这次不是闹着玩了,直接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打向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挑的是以色列最核心的机场动手,时间选在了7月29日深夜,说白了,就是奔着“打你神经中枢”来的。要知道,本-古里安机场是以色列的门面担当,平时就是“以色列的脸面”,战时更是战略节点,旁边就是特拉维夫,离以色列国防军总部、情报部门和主要指挥中心都不远。谁要敢炸这地方,那就是不装了,摊牌了。而胡塞说他们用的是“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这个名字就够嚣张的,直接把“支持巴勒斯坦”写进武器名里。而高超音速导弹,意味着拦截难度巨大,飞得快、变轨猛、雷达很难锁定。但以色列国防军随即跳出来说:“拦下来了。”还补一句: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句话怎么看都像是在稳住民心。因为哪怕真拦了,高超音速弹打到你家门口也不是一件光彩事。特别是这不是来自黎巴嫩的真主党,也不是哈马斯的土火箭,而是来自2000多公里之外的也门胡塞武装,这是“中东最南边的民兵”打穿了“中东最北边的铁穹”。你没看错,这可不是隔壁“扔石头”的小混混,是动真格的远程打击。打完还第一时间上电视宣告“我干的”,而且是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亲自说的。这架势,像不像当年伊朗打美军艾因阿萨德基地的那一波?不藏着,不掖着,直接公开挑衅。那我们得问一句,胡塞凭什么突然这么大胆?其实他们早就“蓄力已久”。自从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就成了“中东支持加沙”的领头羊,红海袭船、无人机偷袭、导弹攻击,一波比一波猛,招招都往以色列命门上打。这回用上高超音速弹,说白了,是在升级游戏难度,也是在测试以美情报系统和防空体系的极限。再往深里看,这事背后的信号更重要:第一,胡塞技术水平飞升,这玩意不是靠家里自己琢磨出来的,说没有外部技术支持,谁信?第二,以色列战略纵深正被穿透,也门方向本来不是主要威胁轴,现在也得全天候盯防了。第三,中东多线作战的风险在积累。黎巴嫩、加沙、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现在全线有人能“动手”,以色列再强,资源也是有限的。而美国这时候估计也一边吸气一边盘算:怎么又是胡塞?你不是跟我谈停火、谈缓和吗?你这不是打我脸吗?一句话总结:这波不是“谁炸了机场”这么简单,这是中东局势从“热战边缘”滑向“远程打击常态”的分水岭。胡塞敢这么打,就说明他们不再满足于骚扰,是奔着“战略杀伤”去的;以色列能不能扛住下一发,就看下一波拦不拦得住了。而对中国来说,这里头最值得警惕的,不只是中东乱局升级,更是高超音速导弹这类“规则破坏者”的全球扩散速度。以后有事,别指望导弹只在边境“试探”,谁控制高超音速,谁就能越界先手。这才是硬核现实。参考文献:胡塞武装称使用导弹袭击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 环球网

胡塞武装用导弹袭击以机场有何意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