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被誉为“柬埔寨商业神话”的太子集团,一夜之间成了全球通缉的诈骗帝国!

2025年10月,美国司法部直接抄了老巢,没收12.7万枚比特币(价值150亿美元),冻结陈志在伦敦的19处豪宅(最贵的一栋值1亿英镑),还给他扣上“亚洲最大电诈团伙头目”的帽子。

更讽刺的是,这位被全球通缉的“诈骗教父”,几年前还是国内媒体争相吹捧的“明星企业家”!

2021年,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大篇幅报道陈志荣获“国际商务大奖”,夸他“锐意进取、敢于担当”;

红十字会参观太子集团合影的照片被全网转发,山西政府调研团专程去柬埔寨“取经”。

甚至直到2025年8月,国内媒体还在用“慈善企业家”“柬埔寨经济引擎”给陈志贴金。

结果美国起诉书一公开,所有赞誉全成笑话。

太子集团的真面目是绑架劳工、酷刑威胁、用“手机农场”控制7.6万个账号搞杀猪盘的犯罪辛迪加。网友辣评:“当初夸得越狠,现在脸打得越响!”

太子集团爆雷后,最炸锅的是网友!

有人翻出旧报道对比:“一边是媒体吹陈志捐疫苗、搞慈善,一边是美国曝光他用电击脚镣虐待员工,信息差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更扎心的是,连地方媒体都曾给太子集团站台,将其作为“出海企业成功案例”宣传。

愤怒的网友直接开启嘲讽模式:“恒大爆雷时吹‘万亿帝国’,太子塌房时夸‘跨境典范’。

某些媒体是不是专给骗子发奖状?” 有人挖出更深层问题:媒体热衷报道企业规模(太子集团号称业务遍及30国)、参观(山西调研团)、慈善活动(捐款疫苗),却从不深挖股权结构、资金源头、境外黑历史。

这种“唯规模论”的报道逻辑,本质是给诈骗集团洗白添砖加瓦。

“墙倒众人推”的剧情也再次上演。

当初夸太子的文章悄咪咪删除,媒体紧急自查“撤稿23篇”;网友却保存截图做成合集,取名《媒体翻车实录》。

有人总结:“从前看企业看光环,现在看企业看案底,信任崩塌后,谁还敢信通稿?”

太子集团倒了,但东南亚诈骗园区仍像野草一样疯长!

美国司法部报告显示,仅2024年美国人就被东南亚电诈坑走100亿美元,同比增长66%;柬埔寨警方过去4个月抓了3000名诈骗犯,竟无一人是柬埔寨籍——全是跨国诱骗来的“劳动力”。

更魔幻的是诈骗集团的新套路。

国内注册空壳公司,高薪招人后集体“团建”运往东南亚。

有网友爆料,某公司入职培训要求“全员去泰国旅游”,结果飞机落地直接押进诈骗园区;还有企业老板以“拓展业务”为名,带团队到迪拜后扣押护照让员工搞“杀猪盘”。

甚至出现“三月跑路局”,诈骗团伙开公司撑满3个月,收割一波员工和客户资金后直接消失。

面对这些进化版骗局,普通人该如何自保?

网友总结血泪教训:“查企业先查境外关系,看招聘先看目的地,凡要求东南亚‘出差’的,直接拉黑!”

而国际反诈的突破口,或许正如太子集团案所示。

追踪区块链资金流(美方靠此锁定比特币)、跨国联合执法(美英冻结全球资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