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广东纪委出招一冷门领域原主要领导被查腐败无处不在反腐任重道远
82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今天上午九时,广东省纪委官网突然挂出一则重磅通报: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政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则消息立即在本地朋友圈刷屏。值得关注的是,该案由省纪委监委驻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与惠州市监委联合办理,这种"双轨并行"的办案模式在省内尚属少见。
翻看公开档案,这位技术型干部的履历颇具看点。作为持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业人才,陈政民早在2014年就因参与某次重大地质灾害抢险登上新闻版面。2021年他从技术岗转任党委书记,但具体任期始终成谜。
随着案件曝光,公众目光也转向了这家单位的特殊性质。这家挂着"技术中心"招牌的机构,实际掌控着从工程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全链条业务。有业内人士透露,省内近八成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都需经其"把关"。
在工程招标领域,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模式向来备受争议。某不愿具名的建筑公司负责人坦言:"防灾工程的技术参数怎么定、施工标准如何执行,往往就是他们一句话的事。"
看似冷门的防灾工程,实则暗藏玄机。以常见的山体滑坡治理为例,单公里造价动辄千万起步。从支护结构选型到监测设备采购,每个环节都牵动着利益神经。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类工程直接关乎群众安危。去年某地新建的挡土墙在暴雨中垮塌,事后调查发现基础深度竟比设计要求短了半米。这种"要命"的偷工减料,暴露出监管环节的重大漏洞。
反腐专家指出,专业技术领域腐败更具隐蔽性。打着"技术需要"的旗号,高价采购特定设备、指定关联企业承包等现象屡见不鲜。某些"专家型"干部更善于用专业术语包装利益输送。
陈政民案的突破性进展,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向"冷衙门"亮剑的决心。从水利工程到道路养护,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同样可能酿成大祸。
当前正值汛期,广东多地地质灾害频发。这起案件恰似一记警钟,提醒我们防灾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期待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建立专家评审回避制度,引入第三方质量追溯机制,真正筑牢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堤坝。
眼下案件仍在深入调查,相信不久就会水落石出。您觉得专业技术岗位反腐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真知灼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