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上海车展:车企不提“智驾”了

2025上海车展上的小鹏汽车展位。南方周末记者赵继林|摄

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迎来首个媒体日,各大车企足足搞了一百多场发布会。

据主办方介绍,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一千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与历届相比,参展的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

不过,一些在中国汽车市场表现落寞甚至难以生存的品牌,没有出席车展,如韩系车。豪华和超豪华品牌这次没来参加的也不少,如捷尼赛思、玛莎拉蒂以及劳斯莱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哪吒和极星汽车也未出现。

“智驾”更名

上海车展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出手“刹停”无序的智驾宣传。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中提到,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车企将驾驶辅助功能称作“智能驾驶”,模糊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界限。

伴随监管收紧,车企宣传重点也开始紧急调整,弱化对于“智能驾驶”的宣传。很多车企不再使用“智驾”“高阶智驾”“自动驾驶”“代客泊车”等字样,用于上海车展展台新品宣传。

几乎所有的整车厂、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都选择了“××智能辅助驾驶”这样的用语,宣传其L2级驾驶辅助系统。

如比亚迪2月发布的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此次宣传海报换成低调的“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理想汽车在新发车型中,智驾焕新版变成了智能焕新版,对应的AD PRO/AD MAX也都同步调整为“高级辅助驾驶”;蔚来汽车并未重点宣传辅助驾驶,仅在展台一隅将相关描述改为“智能辅助驾驶”。

借由本届车展发布新成果的智驾科技供应商地平线,为其新系统更名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在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没怎么宣传新系统的智驾能力,而是花大量时间讲述智能驾驶的发展逻辑、未来展望等。

不过,即将首发高速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华为ADS 4还是使用了智驾的宣传语。对于未来埃安将与滴滴合作推出的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广汽明确承诺将为安全担责,开启智驾安全“车企全担”时代。

直击上海车展:车企不提“智驾”了

比亚迪展出的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南方周末记者赵继林|摄

机器人吸睛

此次车展,不少车企新势力、主机厂等都用人形机器人取代了“车模”。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与机器人IRON互动出场。机器人举起手臂与何小鹏碰拳后,何小鹏上台分享。这是人形机器人IRON的车展首秀,IRON配备了60个可动关节。

“十年前,新能源汽车还是车展上的新鲜事物,而现在已经成了绝对主力。下一个十年,我想人形机器人也会越来越多地现身车展。”何小鹏说。

小米CEO雷军没有出席本次车展,外界期待的YU7也没有亮相。小米汽车展台限量发放SU7 Ultra同款闪电黄配色棒球帽和车展限定矿泉水,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鸿蒙智行无疑是本届车展的“流量担当”,携八大车型亮相。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为上汽集团站台,并表示华为和上汽集团一起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上市后预计销量会“大爆”,要上汽集团准备好足够的产能。

在4月16日举行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官宣与上汽集团打造的“尚界”品牌。这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后,鸿蒙家族的第五界。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63.53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45.88亿元,上涨幅度高达474.4%。

余承东还和黄渤、马东一同在展台上与观众互动,他在介绍问界M8的防水性能时,黄渤拧开手中的矿泉水,便往车座上泼。

跨国车企“重仓”

在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以宝马、奥迪、安波福、大陆集团等为代表的跨国车企及供应链巨头,通过首发本土化产品、公布重磅投资计划,向中国市场传递了深度参与、长期深耕的信号。

车展开幕前一日,梅赛德斯-奔驰在上海举办品牌科技日,其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中国不仅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更是全球创新的核心引擎。我们正从‘在中国,为中国‘迈向’在中国,为全球’,以本土研发反哺全球体系。”

车展上,安波福宣布,其武汉连接器新工厂和上海英凯博自动化工厂将于下半年投产,进一步强化本土供应链能力。大众汽车集团则深化与地平线的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研发面向中国市场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

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宣布在中国成立本土研发体制,中国市场车型研发从日本转移至中国,本土研发的第一批车型Bz7、Bz5亮相,计划2026年国产。

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现在国外反倒在学习中国,完成了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这是非常大的变化。”参展的法雷奥中国区市场产品总监蒲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有贸易摩擦,但中国在技术、成本、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欧洲的跨国车企要保证中国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必须要与中国合作。“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速度,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在这种环境下就很难生存。”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责编 冯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