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学费就要两万多!四年折腾下来,一个家庭要掏出二十万。

河北的这几所民办本科,保定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河北美术学院……2024年的招生季,这些学校的名字反复出现在补录名单上。计划总是招不满,空出来的名额让人看了心头发慌。为什么?

一个“钱”字,压倒了许多家庭的念想。河北这里的普通家庭,面对一年2。2万元的学费,四年总成本奔着二十万去了,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沉。

有家长就在嘀咕,花这么多钱去读个民办的本科,出来能干啥?倒不如让孩子去上个公办的专科,学个电力或者铁道技术,学费省下一大笔不说,学的还是傍身的实在手艺。

河北四所高校集体“遇冷”,多次参加补录,背后原因高度一致

再看看学校能提供的专业名单,一眼望去,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这些都是老面孔了。十年前是热门,现在市场上的相关人才一抓一大把,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考生和家长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

想学点新东西?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汽车?不好意思,专业列表里找不到。学校的专业更新,没有跟上市场的脚步。这就很尴尬…别人都在抢跑道了,这边还没开建。

没有特色,就是这些学校专业的另一个问题。专业设置大而全,看起来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精。跟别的学校一比,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王牌”,学生凭什么选你呢?

硬件设施也是个问题。有的学校实验室里的设备,还是很多年前的旧款,勉强能用,但要跟上现在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有点吃力。毕业生到了用人单位,被反映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跟不上。这种口碑传出去,对后面招生的影响是实打实的。

师资力量,这是一所大学的里子。

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有些学校甚至不到20%。这是个什么概念?教育部对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是35%。这个差距,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河北四所高校集体“遇冷”,多次参加补录,背后原因高度一致

学校的位置也决定了眼界和机会。

保定,在河北算是一个三线城市。学校在这里,学生能接触到的企业和就业机会,跟北京、天津那种大城市,没法比。毕业之后,是留下来,还是去外面闯?留下,机会不多。出去,学历在人才济济的市场里又没有优势。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看到简历上“民办”两个字,心里可能就先画上了一个问号。这种隐性的偏见,真实存在。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饭碗,也反过来影响了高三考生的报考热情。

现在的考生和家长,变了。

不再是以前那样,觉得只要是个“本科”就行,面子上过得去。现在大家都很理性,会算账,会规划。性价比,这个词被反复提起。花多少钱,读什么专业,毕业后有多大可能性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些都是要写在纸上,一条条对比的。

一个清晰的现实是,一些教学质量过硬、就业出路明确的公办专科院校,比如那些电力、铁道类的学校,正在吸引大量过了本科线的考生。

河北四所高校集体“遇冷”,多次参加补录,背后原因高度一致

这些学生,分数够得上本科,但他们和他们的家庭,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投入产出比更高的路。这种分流,直接从业已有限的生源池里,又挖走了一部分人。

补录,一次又一次。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美术学院。

保定理工学院。

这些民办高校面临的情况,不是孤立的现象。高昂的学费、过时的专业、地理位置的局限、学生和家长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因素都像一根绳索,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难解的困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