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集以杜梁身死告一段落,可以把这段剧情定为“军饷案”。8-17集围绕追查莲花烙凶手展开,以李郡王倒台丧子告终,可以把这段剧情定义为“莲花案”。接下来从18集开始,应该主讲为余乾翻案的“御史案”,以及最终圣人的终极目的“税盐案”。

8-17集莲花案这段剧情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节奏缓慢,工具配角用后即扔,匆匆交代相关设定后,毫无逻辑地转变或下线,而且有些细节对剧情并没有强烈的推动作用。
莲花案十集时长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剧情只有“取消龙门赛”、“夜宴”、“梅相的立场”、“海宜平的谋划”这四点。相比之下,前七集军饷案只是在故事叙述上存在问题,完全不似莲花案这般冗长无聊。

先从比较好的地方说起。
“取消龙门赛”:
这是一个比较小的剧情,作为大战后的缓冲,内容厚度足够了。这段剧情能够看出男女主的博弈、男主性格的固有问题、圣人的态度以及群臣的态度。
女主能够以拙劣的预示请动圣人观赛,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圣人本身就打算前往,女主捕捉到了圣人的态度,所以搭了一个梯子,圣人自然就顺势而下了。

男主最终达成了取消龙门赛的目的,但圣人拒绝了他的进一步要求,就是因为男主太急,他一下子想颠覆权贵的利益,自然会带来朝局的动荡,圣人自然是要对其限制的。
从男女主的交易中,再次塑造了男女主关系的弹性。之前女主下狱,男主没有去救,反映出他们对彼此能力的信任。
而这一次合作,是简单的各取所需,以“请动圣人”交换“调取卷宗”,可以看出男女主经过一次生死考验后,相处模式又回落到相对疏远的距离,这是因为他们彼此都有保留,所以不过度靠近反而是最舒服最安全的。

夜宴
夜宴最吸引我的是后段,男女主在计划有变后合力救援邙沟。
这次合作没有时间提前谋划,男女主只是简单的对一下操作方向,剩下的都要靠临场发挥。
所以这个时候就能看到男女主之间的心心相知,以及在时间轴把控上的彼此信赖。

很可惜整个莲花案的过程中,男女主之间的博弈感只有这两段写得精彩,其他对手戏都是比较普通的交代过程走过场。
因为男女主都是性格突出的领队,包括赌坊里男主提出再次合作并交换情报以及女主帮男主解心结,这些对手戏完全可以诠释出他俩互相压制的对抗感,有惺惺相惜,但绝对不服从。

“梅相的立场”、“海宜平的谋划”:
这两位的戏份不多,但绝对是这段剧情里塑造最成功的角色。
最初在朝堂上发表对龙门赛的立场,梅相那段发言其实是一段和稀泥的废话,两边都诠释合理性就等于没说,他就是在等圣人的表态。
但在夜宴后段,他收复男主效忠,就可以断定他一定是好人立场了,与拒绝男主的海宜平形成对立。梅相这个角色出场很少,但每段剧情都很精致。

从军饷案后期登场的海宜平,剧情对他的塑造一直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男女主的每一步计划他都能察觉到他们的根本用意。
这个角色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戏份不多又是反派,主打一个被动抹去痕迹,所以顺着剧情线适当点一些在暗处的reaction就足够刻画了。但是,他的这种塑造方式在其他主动性的配角身上是完全不适用的。

接着说说其他凌乱的配角。
采莲与小跟班的爱情:
他俩爱情刻画得很敷衍。小跟班表白后,采莲拒绝了,拒绝之前插入姐妹团长篇大论女性独立宣言。后来采莲又接受了,交代这个态度转变竟然是在她牺牲后女主的回忆里被一句带过。
从采莲对莲花案反应激烈,到她不顾一切夺画上赶着送人头,剧情对她人设的渲染单薄,又牺牲的太快令人猝不及防。说实话只有对她牺牲时的一瞬间诧异,却根本想不起她一路走来的路。

姐妹团的分与和:
以霓裳主导的姐妹团矛盾也极度敷衍。
因为夜宴计划失败,女主回来时说“什么都别做”,霓裳问是不是怕她们再出意外,女主又重复一句“什么都别做”,霓裳说“可是这样的话...”(内容被打断了)。
剧里这个过程叫“不张嘴,人为制造矛盾”。女主就重复说一句“什么都不做”,心情不好,不是态度差不解释的原因,没人立即跟上解释等冷场也挺逗的。

霓裳也不张嘴,手下死了那么多人生气就在屋里直说啊,出来跟陆丹心发脾气,得出结论“平安的话不一定对”,有种直接质问女主啊。就这立马就翻脸,真是塑料姐妹情。
再一些剧情后,就是彩莲下葬,霓裳接话说自己想撤。之前她不是觉得女主让她什么都别做不对吗?那她之前不是还打算单独行动吗?结果什么都没做就直接打退堂鼓了。这人设逻辑都前后矛盾。
接下来就是霓裳把郡王儿子设计死了,姐妹团又和好道歉了。

伍家兄妹工具人:
伍安康的整体戏份让我很失望。一个王子和亲的备选人、一段与男主互搏的动作戏、一段向女主交代男主的过去、一段木兰辞,再加上偶尔串场传个话,这个角色的出场剧情就应付完了。
整个莲花案中,都不知道伍家兄妹自己在干什么。他们不是女主团队的人,伍安康一直在查案,查到一定进度就出来和男主或女主对一下进度。伍显儿在军饷案里还夹在圣人与女主之间若即若离的,现在莲花案里就变成了给女主雪中送炭的外援了。

剧中还提了一嘴他们那个不太好相处的爹,还有伍显儿与娘的事,但仅仅都只是提了一嘴而已。
莲花案中有很多这种没上没下的回忆,礼郡王儿时的回忆也是,他看着娘被打、杀兔子、烙梅花之间其实没有强烈的逻辑推动关系,甚至一句话带过“王爷是个贵族变态”就足够解决问题了。

扳倒礼郡王:
这一环节的大决战反转很苍白。
从男主按手印、下跪,我就知道它又来了,反转又来了。
如果男主哥哥没有被刺杀,他们准备如何钓出内奸?男主是怎样说服使臣的?就用一句“杀你的人不是我,明天请你去看戏”能取得使臣的信任,编剧连构思谈判过程都直接省了。
这真是个特别索然无味的落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